“秋风萧瑟气候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一阵阵秋风事后,今天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在日渐变凉的气候中悄悄而至。若是说白露时,气候是由热转凉,到了寒露,迟早出门便能感触感染到深秋的寒意。陪伴着节气的更迭,物候的改变也令人注目。前人将寒露至霜降那十五天的物候改变,总结为三候,“一候鸿雁宾客,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大雁在感触感染到寒意以后飞往南方,雀鸟也难以忍耐逐步寒凉的气候,藏匿在栖息之处难以寻觅其踪。
虽然如斯,天然界中自有傲物。《礼记·月令》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鞠”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菊花,秋来百花杀尽,天然界一派凋谢之景,而菊花在寒露却合理盛开之时,为寥寂的秋季增添了一抹绚烂的明黄。
为什么菊花会在草木皆凋谢的寒露时节绽放呢?从天然科学的角度来说,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是持久天然选择的成果。菊花属于短日照动物,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夏日,菊花的植株足够地罗致营养,生长强健,为本身筹办了秋季花芽分化的根底前提。在进入秋季以后,尤其是寒露前后,短日照前提构成,菊花便天然而然地开出了绚烂的花朵。
履历风霜而始有黄华,菊花奇特的生长情状使其成为了万人咏叹的“花中四君子”之一,而菊花做为具有人格象征内涵的起头,能够从屈原说起。屈原《离骚》有言:“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从字面意思来看,句意为:早晨以木兰花上的露珠为饮,薄暮以秋菊落下的花瓣为食。此句处于《离骚》的开篇第一章,屈原向楚王推行美政失败继而遭奸臣离间,上下求索却仍然找不到处理的办法。屈原再次廓清本身的志向,“忽驰骛以逃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并不是是急于逃名逐利,却担忧老之将至,志向无法实现。此时,屈原饮露珠、吃菊花的行为,更是为了向君主表达本身坚贞不移的心志与感情,菊花也与香草美人等意象一样,具有了高洁人格的象征意义。
让菊花实正成为一种具有奇特内涵的文化符号和审好意象,是从魏晋陶渊明起头的,陶渊明诗做中,涉及咏菊的有六首,此中最为有名的当是《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其中有实意,欲辨已忘言。”面临污浊的官场,陶渊明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愤而去官归隐。复归天然以后,陶渊明回归到了生命的本来形态,也更可以体味生命的其他形态。他在本身的天井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间抬起头,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此时,菊花做为被采摘的对象,既给整首诗带来一种悠闲的田园气息,也是诗中最为具象化的象征表达。菊花生于秋季寒露之时,它不与寡芳斗丽,受北风冷露之苦后还能绚烂地绽放。陶渊明爱菊,不只爱其清香的天然特征,更爱其傲雪欺霜、洁身自爱的风致。自此,菊花便与陶氏悠然自得、遗世独立的蓬菖人标格密切联络,不成朋分。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说“晋陶渊明独爱菊”,又将菊花誉为“花之隐逸者”,可见陶渊明对菊花的人格塑造之深。
今日寒露,我们又能够欣赏到绚烂绽放的菊花,感触感染到传承千年的菊花之风致。露凉风清时,让我们一不雅菊之黄华,感触感染寒露中菊花那不平而固执的生命力。(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