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不能忽视节日这种大众生活的仪式在塑造民族认同方面的作用,更不能忽视,国家政治和国家的伦理价值必须建立在民众的生活方式之上,建立在活泼泼的民间传统之中。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呼吁,增加清明、端午、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各个节日都放假一天。
他认为,目前中国的法定假日中,只有春节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其他的传统节日,虽然民间有所保留,但并未被规定为官方法定节日。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一些传统节日已经有逐步走向衰落的迹象。
目前,许多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等等在中国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纪先生提出的这一呼吁,并不是因为此消之后彼长的刺激、并不意味着因此就要拒绝和排斥它们———且不说这在开放的时代不会有什么效果,更重要的是,这会掩盖真正的问题,那就是目前对节日的体制性安排,已经无法给人们提供足够的情感空间。
节日存在于传统之中,国家对节日的安排反映了其对历史传统的认同及对文化正统的确立方向。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国家节日中,五四青年节和十一国庆节是对国家政治文化传统的一种确认,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是对国际政治文化传统的接受和确认,元旦是对国际主流文明传统的确认,春节则是对中华民族文明传统的确认。
而港澳地区的节日安排则对民俗传统有更多的强调,例如在香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被定为五大传统节日,被规定为法定假日;澳门也有相近的规定。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愿望都会自然地通过各种节日流露出来。节日作为一个民族的活态文化,一年一度地传承着它独有的气质与文明的神圣的方式。
当代中国人对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民俗节日虽然仍保持着巨大的热情,但是这种热情在不断消磨。因为国家对节日的安排淡化了民族民俗性的节日(除了春节之外别无其他),缺乏对民众生活感觉和生活伦理的关注,因此难以应付人们希望节日带来生活的情趣与高潮的需求。
传统节日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减退,和一些西方节日影响的上升,与其简单地说中国民众对本土传统没有了热情,在文化上丧失了自信,不如说这种现象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心理需求更为丰富的趋向。民众的传统生活方式仍然有着活泼泼的生命力,大部分民众仍然通过传统的节日自发地表达着他们的情感和愿望。
问题只在于民众的传统生活方式被忽视了,民众日常生活对于文明传承和国家政治的意义被忽略了。
国家治理和政治建设的一个最终目标就是要让民众平和、快乐和幸福地生活。而民众享有幸福生活的方式,经历世代积累,凝聚了这个民族的文明传统,特别是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节日正是民众表达他们的幸福和快乐的很重要的途径,从其中正可看见一个时代的社会精神。很难想象,如果无法形成和延续传统生活方式,一个民族会有普遍的幸福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中补充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把这些活态的无形遗产看作一个民族的标志、一个民族社区发展的生命源泉。
节日就是其中的一种。
因此,国家不能忽视节日这种大众生活的仪式在塑造民族认同方面的作用,更不能忽视,国家政治和国家的伦理价值必须建立在民众的生活方式之上,建立在活泼泼的民间传统之中。由于国家体制对民族传统的态度有着相当大的移风易俗的作用,民众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是否能够得到尊重和保护,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具有普通意义的精神动力。在越来越繁忙的市场社会里,仅仅靠自发传承来发扬传统节日的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困难了,一个自觉的文明传承的时代应该到来。国家提供法定假日,为民众提供实践传统生活方式的空间,让民众创造的活态文化的大河绵延流淌,让所有中国人真正感到自己是文明的主人,不仅大有余地(中国的法定假日只有十天),而且已经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