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和布局合理既能方便生产管理,适应生产工艺流程的形式,又能为严格执行防疫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以上原则,一般按功能将猪场分为生活区、生产管理 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为便于防疫,应根据全年主风向及地势由 上而下的排列顺序为:生活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
各功能区之间的距离不少于30米,并设有防疫隔离带或隔离墙。 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以防兽害和外来人员随便进入猪场。
(1)生活区生活区包括职工宿舍、食堂、文化娱乐室等。 为保证生活区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和减少生产区臭气、尘埃和污水 的污染,生活区应设在上风向或偏风方向和靠近大门处。
(2)生产管理区包括门卫、接待室、行政办公室、财会 室、发电修理间、车库、饲料加工车间、词料储存库、杂品材料 库、兽医药品用具库、消毒池、更衣和洗澡间等。该区与日常饲 养工作关系密切,应和生产区紧邻。外来车辆需要进人卸料、卸 货;外来人员办事都要进人区内,因此是防疫隔离重点区。
(3)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生产、消毒设施和装猪 台等,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 面积的70%〜80%。
①猪舍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 30°〜60°角,以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
猪舍之 间的距离应为30米左右,同类各栋猪舍间应保持20米的安全距 离。猪舍距离围墙应在10米以上,中间可种植草木作为绿化隔 离带,以利于净化空气和保护环境。
为管理方便,缩短转群距离,应以产房为中心,保育舍靠近 产房,种猪舍也应靠近产房。
目前,规模化猪场的生产都应采用 阶段词养的方式,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空怀和妊娠期—泌乳期 —仔猪保育期^育肥期。每阶段实行全进全出。
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种猪区应设在
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 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 发情。
分娩舍(产房):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保育舍。
保育舍和育肥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装猪台较近。
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 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
②消毒设施消毒设施是重要的防疫隔离设施之一。猪场大 门及生产区的人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池和更衣室,并备有喷雾 消毒器,以便进人猪场和生产区的人员及送料车辆的消毒。
消毒池:大门消毒池其宽度略宽于大门,长度为机动车车轮 周长的2。 5倍;各猪舍出入口处也要建造消毒池(或消毒脚盆), 池宽于门,长大于料车一周半为好,内放消毒液。饲养人员和料 车必须经过消毒池消毒。所有消毒池均建成能换水的水泥结构。
更衣室:生产区门口边上设更衣换鞋室、消毒室或淋浴室。
工作人员进生产区一律经消毒、洗澡更衣、穿上工作服后方可人 内。不穿胶靴是无法通过消毒池进人生产区的。
③装猪台和展示厅装猪台也是重要的防疫隔离设施之一, 设在生产区的围墙外面,顾客选好后可从展示厅内的通道赶到外 边装猪台装车再出猪场。种猪场可在生产区边缘建立一个带玻璃 的展示厅,当顾客观看或选购种猪时能在厅内隔离观察挑选 种猪。
(4)隔离区内设隔离猪舍、兽医室、尸体剖检台、猪粪 处理和贮存设施、污水处理设施。该区应设在猪场的下风、地 势低处,防止疫病传播或污染周围环境。隔离舍和兽医室应距 生产区150米以上,贮粪场应距生产区50米以上,可在粪场 附近设置一沉尸井(坑),以便将病死或剖检猪只进行无害化 处理。
粪便处理场、粪尿池的容量和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防 止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