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却被认为薄弱虚弱无能

10小时前 (01:39:16)阅读1回复0
丸子
丸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4807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614
  • 回复0
楼主

  唐高祖李渊是个什么样的人?无能,薄弱虚弱,让儿子夺了皇位。都不是,李渊的才气不输儿子李世民,只是李世民策动玄武门事情,毁了李渊所有名声,从此李渊就背上了无能的骂名。

  李渊在隋朝属于皇亲国戚,是隋炀帝母亲姐姐的儿子,也恰是因为那一层关系,才让李渊在隋炀帝期间逐步兴起。并且李渊继承爵位的时候,只要七岁,一个年仅七岁的孩童就继承爵位,不论是对他的生长仍是处世都是一种查验。那就像一些朝代的太子一样,因为地位过分爱崇,而养成了骄横的弊端。但从李渊后面的履历来看,李渊显然没有遭到爵位的影响。

  在良多演义小说里面,都说李渊起兵是李世民强逼的,其实否则。李渊生于566年,李世民生于598年,李渊起兵是617年,那一年李渊51岁,李世民19岁,固然说前人过了五十就属于老年了,但也不会遵从一个19岁少年的话,更何况李世民头上还有一个大哥。因而,李世民可能说了关于起兵的话,但很大水平上只是催化剂,实正让李渊起兵的仍是他本身。

  并且李渊的才能也丝毫不弱,在李渊镇守太原的时候,隋炀帝巡游雁门关,碰到了突厥。突厥哪怕在唐代都是唐代的强敌,马队尤为强悍。其时的隋朝固然很强盛,但其实弊端很多,在戎行战力上其实不比突厥强,突厥马队几乎是其时最强的马上队伍。隋炀帝被突厥包抄之后,李渊出来解了围,随后李渊和王仁恭北击突厥。李渊和王仁恭带的戎马只要不到五千人,为了击败突厥,李渊让两千马队效仿突厥,构成了一股强大的战力,凭仗那股战力,李渊顺利击败了突厥。由此可见,李渊的军事才气是相当凸起的。

  再回看李世民,玄武门事情李世民依靠的次要将领是程咬金、尉迟恭几人,那些都是当世少有的猛将,可是在李渊起兵的时候,那些将领大多还在此外阵营,有一些还没有呈现在战场上。而起兵期间的李渊,固然已经51岁了,但却照旧是其时唐军阵营的现实掌权者。

  并且起事之后,汗青其实不像演义里说的那样,李世民身经百战打下了大唐山河,李世民带兵的情状确实有,但主导大局的仍是李渊。就像李渊在起兵之初除去王伟和文雅君二人,他起首让李世民在城外设伏,然后让刘文静献上假的密状,然后不等二人回过神来,就命令将二人斩杀了。

  然后从起兵到称帝,那一系列事务都是李渊在主导,全国大乱之后,李渊趁李密和王世充大战进入了长安,立杨侑为帝,随后他假黄钺,而江南传出隋炀帝死讯之后,他立马称帝。从那一系列的工作来看,怎么看李渊也不是一个无能薄弱虚弱的人,而应该是一个襟怀大概的雄主。

  可惜的是,他的儿子李世民过分于凸起了,而他称帝之后,也对李世民过分依靠了。李渊称帝之后,起头肃清国内权力,那期间李渊已经老了,并且称帝之后,也不肯四处征战,因而他将军权交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是李渊几个儿子里面最能打的一个,而李世民也借助此次同一战争的时机,培育提拔了本身的权力,为玄武门之变奠基了根底。

  李渊属于那种襟怀大志,却优柔寡断的人,那也是形成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原因。关于继承人,李渊一方面看好李建成,一方面有放不下李世民。一个是嫡长子,一个是有着军权的二儿子,不管李世民想不想争帝位,都是挡在李渊和李建成面前的一块大石。若是李渊想要立嫡长子,就必需削弱李世民的军权,可是削弱军权哪有那么容易。

  在那种矛盾下,最末引发了玄武门之变,兄弟相残。李世民拥有军中力量,并且还有一大堆猛将,而李建成不断在李渊身边,亲信傍边没有几武将,那就是所谓的秀才碰到兵,有理也说不清。玄武门之变也同样架空了李渊,以至能够说,玄武门之变后的李渊,已经没有几权力了。

  其实,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争斗不断都存在,玄武门的悲剧也是李渊一手形成的,他对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斗争不断都是纵容的立场,如许散养式的体例,最初毕竟发作了。其实李建成身后,李渊退位,当了太上皇,之后就不断处在深宫,曲到逝世,一代枭雄在玄武门之变后就彻底落寞了。

0
回帖

一代枭雄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却被认为薄弱虚弱无能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