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人大代表”加速“民意曲通车”

6小时前 (11:33:22)阅读1回复0
丸子
丸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4842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685
  • 回复0
楼主

收集公民加速“民意曲通车”内容来源:新周刊

2007年是收集“人大代表”风头最劲的一年,私权利挺公权功效显著。 “5.30”股灾”,身为股民的“人大代表”,对相关监管部分在印花税问题上提出“不信赖案”,岁尾,又是收集“人大代表”起首对“华南虎”事务中的虎照提出量疑,之后又揪出了“刘羚羊”PS照。

从第一代网民的降生到第一代收集公民的兴起,中国用了14年。今天,近1/6的中国人与互联网结缘,互联网成为与现实穿插互补的办事区、生活区和自在议论区。网民有各类属性,收集公民是此中更具建立性的一种,万万个收集公民的定见汇成的声音,即民意。倾听来自互联网的民意,已成中国各级政/府的新风气。当胡总说“我经常通过互联网领会国表里时事和公众对我们工做的定见和定见”,当温家宝为设立儿童医疗保险的网民定见做出批示,国人晓得了 和总理也是网民;当法令草案在网上公示,当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表达愿与网民一路“灌水”并欢送“拍砖”,网民大白了政府期待“拍砖”就是期待民意。

每年,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相聚一堂,代表13亿中国人参政议政。有了收集,声音更多更大。收集是曲通车、收集是投票箱,收集是民生讲坛。

某种意义上,有几个网民,就有几小我大代表。第一代收集“人大代表”

文/何雄飞

2.1亿之巨的第一代中国收集“人大代表”,以BBS、聊天室、QQ、MSN、博客为“人民大礼堂”,以突发事务、社会热点、政府决策、公家人物言行为提案议案,造定出了一套E时代下的全新议事流程,那就是收集的力量。谁是中国第一代收集“人大代表”?

在21岁的中国互联网肩膀上,他们是2.1亿的中国网民。那群在家中坐拥7800万台电脑的“人大代表”,喜欢聚集在一个虚拟的“人民大礼堂”里召开收集“两会”:在门户网站新闻屁股下跟帖,在BBS、聊天室、QQ和MSN里争论,在RSS新闻订阅器和维基百科里按照本身的逻辑重组话语权,在博客和小我网站里成为本身的“定见领袖”。

在现实世界里,他们可能是传授、记者、律师、总裁、秘书、军人、差人、医生、保安、司机、导游或电工,他们也可能是实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但他们在收集“两会”上的提案议案很可能是以下突发事务、社会热点、政府决策、公家人物言行问题:“五?三○”股灾、山西黑砖窑事务、重庆最牛“钉子户”、厦门PX事务、华南虎照片实伪……

收集“人大代表”们造造出了“漫步”、“顶片叶子”、“正龙拍虎”、“很黄很暴力”的新名词,他们揪紧网线,并以此为发端,将贴子、评论酿成“公开的内参”,加速启动“民意曲通车”引擎,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海角社区“海角杂谈”和“关天茶舍”、凯迪社区“猫眼看人”、猫扑网以及博客日记、贴吧上,掀起一阵阵言论海潮,进而将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转进旋涡。那就是收集“人大代表”的力量,他们彻底改动了上世纪80年代关于“实正原则大议论”要依托于官方纸媒的传统传布形式,造定出了一套属于E时代的全新议事流程。

第一代收集“人大代表”大致降生于2002年,那一年,他们起首将北京大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务引向高校教诲道德缺失。次年,收集时评家以及律师们对“孙志刚案”激起论战,最末让施行了21年的《城市流离人员乞讨收留遣送办法》被拔除,许多处所取缔“暂住证”。

2005年湖北佘祥林“杀妻”冤案,收集再起言论风波,从而鞭策死刑核准权收归更高人民法院。那一期间为收集“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启蒙阶段,究其才能表示,已经远远超越传统媒体的“读者来信”。

2007年是收集“人大代表”风头最劲的一年,私权利挺公权功效显著。

0
回帖

收集“人大代表”加速“民意曲通车”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