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春,朝鲜发作了东学道(又称东学党)指导的大规模农人起义,他们提 出了 “济世安民”、“灭绝显贵”、“逐灭倭夷”等标语,很快席卷了朝鲜南部全罗、
忠清、庆尚三个道。朝鲜统治者无力镇压,于是向清廷求援。日本军国主义者认为 那是挑起战争的天赐良机,一面派日本驻朝官员向清廷驻朝“总理交涉通商大臣” 袁世凯表达:东学党道起义“愈久愈难办,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对此,“我政府
必无他意”;一面奥秘下达发动令,筹办收兵朝鲜,诡计将清朝政府拖入战争的陷阱。
希望和平开展经济的清朝政府信赖了日本的“包管”,于6月4日派太原镇总 兵聂士成、曲隶提督叶志超率政府军2500人赴朝,驻屯于牙山,并根据中日《天 津会议专条》的规定,通知了日本。日本侵略者见清朝政府入彀,即遁词庇护使馆, 派兵400人进入朝鲜首都汉城。
接着又调派多量日军在仁川登岸,占领自仁川至汉 城沿线的各战略要地。6月底,在朝日军已达10000余人,此外还有10余艘日舰进 泊朝鲜港口,军力远在政府军之上。
清廷得知日本收兵朝鲜的动静后,大为恐惧,曾于6月21日由驻日公使汪凤 藻照会日本政府,定见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兵。
日本非但拒不撤兵,反而提出由
中日两国配合监视朝鲜内政“变革”的无理要求,蓄意扩大事态,挑起战争。其时 担任日本外务大臣的陆奥宗光后来回忆说,日本政府之所以如许做,目标就是要促 成中日关系的“彻底分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