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第一号”是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人人都知道是比喻第一等的、第一流的、最高
的、最强的和最大的。可是“天字”是什么?它怎么就能代表“第一号”呢?
原来,这句俗语出自古代的科举考试。科举考试都在贡院进行,贡院里的每一间号房
都要编号,为便于管理,但这个编号的依据不是现在的一二三四或者ABCD,而是《千字 文》。
《千字文》每四字一句,共二百五十句,一千个字,故称“千字文”。《千字文》行文
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是古代最优秀的童蒙读物。《千字文》第一句是 “天地玄黄”,也就是说“天”这个字是《千字文》的第一个字,贡院里那些号房的编号就
是用《千字文》里的每一个字来编号的,“天”因为是第一个字,因此第一排的第一间号房 就是“天字”号房,也就是“天字第一号”。
这就是这句俗语的最早来源。
古人对数目大的东西或者事物,都是拿《千字文》来编号的,比如宋真宗时期编成了
一部四千五百六十五卷的《道藏》,分装在四百多函中,每一函都按《千字文》的顺序编 号,起于“天地玄黄”的“天”字,终于“宫”字,所以人称这部《道藏》为《大宋天宫
宝藏》。
《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中有一段话描写了一位
屡试不中的周进参观贡院号房的场景:“到了龙门下,行主人指道:‘周客人,这是相公们 进的门了。’进去两块号房门,行主人指道:‘这是天字号了。你自进去看看。’周进一进了
号,见两块号板摆得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 僵僵不省人事。
”屡试不中,不管是天字第几号,都成了举子的终生梦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