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从西来,雁门紫塞;明月几时有,玉宇琼楼。是什么意思?
每句都是典故,上联来自岑参的诗:“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和崔豹的《古今注·都邑》:“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下联来自苏轼“我欲乘风归云,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联律比较特殊,属于长句开门,表面看似乎出律,实际上是大开门,险中取胜。
这是张之洞题于山西省太原明远楼之句,写景舒怀,借月写情,秋风中眼望城关,感怀世事,心期美好生活。 秋色从西来,雁门紫塞;
明月几时有,玉宇琼楼。
--清·张之洞题太原贡院明远楼
上联起句出自夏完淳《秋怀》诗之三:“秋色从西来,风物自凄紧。
”下句出自《千字文》:“雁门紫塞,鸡田赤城。”“雁门”,山西三关之一。在西雁门山上,为重要的防御关隘。“紫塞”,《古今注·都邑》:“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又雁门草色皆紫,称为紫塞。”下联引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玉宇琼楼”,指月宫,仙界秀美的楼阁。贡院之所以取名“明远”,切景指清朗而明远。《水经注·江水三》:“依山傍江,开势明远。”寓理指透彻而深刻。《晋书·贾充传》:“雅量弘高,达见明远。”作者集引古人旧句,显而易见,下联写“明”,上联写“远”,与“明远”楼名暗切,这是因为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时在仲秋八月,亦称“秋闱”。
作者用苏轼“明月几时有”词句,不仅暗切“秋闱”,还用原祠所体现的祠人立足现实,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对到贡院参加乡试的学生予以劝戒。故此联虽用旧句,却颇有新意,言“明”旨“远”,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