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荣枝二审被判死刑,意味着什么?

4小时前 (14:00:11)阅读1回复0
小小的人啊
小小的人啊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5332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665
  • 回复0
楼主

“我是一个心智停留在21岁的,极其简单的、依靠他人的人。”很难想象,那是“杀人女魔头”劳荣枝在一审庭审现场亲口说出的话。

自从2021年9月9日,劳荣枝被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讯处死刑立即施行,很多网友都纷繁表达撑持判决成果并称“民怨沸腾”,个别网友曾表达“不消二审了,应该间接枪毙她”。

2022年11月30日上午,劳荣枝案二审公开宣判。

时隔一年多,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于今日上午对劳荣枝有意杀人、掳掠、绑架上诉一案停止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对劳荣枝的死刑裁定依法报请更高人民法院核准。

● 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劳荣枝的上诉还有没有意义?

● 法院能否在一审讯决后将劳荣枝“间接枪毙”?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至死刑施行完毕,需要花多长时间?

● 关于劳荣枝的上诉,二审法院是停止部门审查,仍是全面审查?

● 在案件面前,审讯与民意之间是何种关系?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传授、刑法学科带头人石经海,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传授郑延谱、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传授王政勋、中国政法大学法令硕士学院讲师黄健在承受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记者采访时,就上述几个问题谈了谈本身的观点。

越是人命攸关,越需严隆重重

个别网友认为,像劳荣枝如许的事关七条人命的杀人凶手,在一审讯决事后应当将其“间接枪毙”,才气以最快速度实现正义。那么,法院能否那么做呢?

不克不及。郑延谱告诉记者,当二审法院收到劳荣枝的上诉状并确定启动二审法式后,会对劳荣枝的杀人行为停止综合评论,继而判断劳荣枝行为的“必杀性”。

展开全文

2020年9月1日一审初次开庭,劳荣枝指认相关证据素材。

而死刑只适用于功行极其严峻的立功分子,是褫夺别人生命的、最为严厉的刑罚。因而,当被告人被判处死刑,且一审、二审讯决生效后,其实不会被“间接枪毙”。死刑案件需要颠末复核并核准,死刑判决才会发作法令效力——那就是死刑案件中特有的死刑复核法式。

在郑延谱看来,死刑复核是查验死刑判决切确性水平的一道“阀门”。“法院通过不竭地审核及论证,在更大程度上包管死刑判决的切确性,包管死刑政策的庄严与隆重、慎杀与少杀,从而提拔案件量量,实现公允正义。”

黄健表达,死刑判决生效后至死刑施行完毕,那中间还需颠末更高人民法院的核准、交付下级法院施行、通知同级查察院参加派员监视、在行刑前对功犯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交付施行人员施行死刑等法式。

关于二审法院多久可以获得死刑复核成果那一问题,我法律王法公法律和司法阐明并未明白规定。“所以,死刑复核期限在个案中难以预测,差别案件区别较大。少则不到一个月,如药家鑫案、赖小民案;多则可能几年,如王书金案的第一次死刑复核。”

但死刑被核准后多久才气实正施行死刑,那一时限有在刑事诉讼法第262条明白规定: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更高人民法院施行死刑的号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施行。

此前的二审维持原判,上诉也不料味着“苟延残喘”

一年多后的今天,江西高院二审维持原判,仍判处劳荣枝死刑立即施行。对此,部门网友提出疑问,劳荣枝的上诉能否还有意义?上诉实的只意味着被告人得以“苟延残喘”,没有其他感化吗?

2021年9月9日,劳荣枝在法庭承受审讯现场。

其实否则。上诉轨制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力,以及更大程度地避免“冤假错案”的发作。王政勋认为,恰是因为上诉轨制的存在,使得增加了一道差别法院、差别法官的审讯法式,那么“冤假错案”发作的几率就会响应削减,司法公平就更能得到保障。即便“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上级法院也是以法定形式确认了一审讯决的准确性,有力包管了公平的实现。”

刑事上诉法式的目标,是为了包管判决的合理性与公众的可承受性。此外,黄健表达,上诉也能使被告人的上诉事实和上诉恳求得到上级法院的全面审查,从而使她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二审法式是不拘泥于当事人上诉内容的全面审查

二审到底会在一审的根底上,审查些什么呢?针对网友的那一猜疑,郑延谱表达,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阐明的规定,二审法院开庭审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时,合议庭应当在开庭前对檀卷素材停止全面审查,不拘泥于当事人的上诉内容。因而,劳荣枝案也会被二审法院全面审查。

受害人殷某在铁笼中遇害的出租屋。

所谓“全面”,就包罗了“案件事实能否清晰、证据能否确实足够,适用法令能否准确、量刑能否恰当,在诉讼过程中能否有违背法定法式的情况,能否提出新的事实和证据,被告人的供诉和辩白、辩解人的辩解定见和采用情状等等。”王政勋阐明道。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在有意杀人、掳掠、绑架配合立功中,劳荣枝积极施行物色、拐骗、绑缚、把守、威胁被害人,踩点、取款、购置做案东西等行为,与法子英分工明白,彼此共同,构成共犯,且独立性较强,感化明显。二人在长达四年的时间内辗转多地施行多起立功,无证据证明劳荣枝遭到法子英精神掌握和胁迫,劳荣枝在配合立功中亦起次要感化,应依法认定为主犯。

现实上,不是只要在做案现场间接施行杀人行为的,才算做主犯。石经海表达,若是法院查询拜访清晰后发现,劳荣枝固然没有在现场间接杀人,但仍然在杀人行为中起到了次要感化,那么同样算做是主犯。因而,二审法院在审查证据时也会留意查明,劳荣枝“到底是属于起到次要感化的实行犯,仍是起次要感化的实行犯,仍是起辅助感化的从犯。”那三种差别的地位和身份,将会影响定功量刑的判断。

一审初次开庭时,劳荣枝在法庭停止自我辩解。

“劳荣枝的供词属于可以证明本案事实的间接证据,天然也会被二审法院从头审查。”黄健认为,劳荣枝之所以始末主张本身未参与任何杀人过程,次要是其认为法子英已“死无对证”,无其他证据对本身能否参与杀人过程的供词部门停止补强或辩驳,“那也是劳荣枝及其辩解律师主张辩解定见的根底理由。”

但是,劳荣枝的供词并非孤证,在法子英被施行死刑之前,他的供词、立功现场判定结论以及幸存的被害人陈说等诸多证据,都已被笔录在案。

严酷依法审讯的同时,尊重公众逃求公允正义的不雅念

关于审讯与民意之间的关系问题,石经海认为,站在公民仁慈朴实认知的角度,关于杀戮七条人命的凶手,公众希望对其处以死刑的心态是能够理解的,也是值得尊重的。“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角度来说,应当根据刑法等相关法令律例的规定停止审讯。”

“自古以来,公众遭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所构成的不雅念就是‘杀人偿命’。但判决应严酷事实根据和法令准绳,应在法令标准的根底上对司法和民意停止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判断,在行为定罪恶程中更应隆重把控。”郑延谱表达,民意与司法公平之间并不是不成调和,它们能够构成良性互动。

在王政勋看来,民意表现了人民群寡朴实的、根本的公允正义价值不雅念,那种不雅念应该得到尊重。“但刑事判决起首要实现功刑相当,决定刑罚轻重的首要因素是立功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民意应在该前提下起到必然感化,而不克不及超出那个范畴。”

“刑事诉讼律例定了法院独立行使审讯权,以及以事实为根据、以法令为准绳的原则,但那其实不意味着法院的专断与封锁审讯。”黄健谈道,尤其是在诸如劳荣枝案那类具有严重社会影响的案件中,审理法院更应在法式公开、裁判文书论证说理上做足工做、做好工做,以尊重社会公家的知情权和监视权。

来源 人民法院报 | 做者 何雨潇

编纂 高珊珊

流程编纂 马晓双

0
回帖

劳荣枝二审被判死刑,意味着什么?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