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翻云覆雨的小人打败了重情意的君子+每日典故

11小时前 (15:00:09)阅读1回复0
西柚
西柚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5367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734
  • 回复0
楼主

  公元前340年,商鞅带兵攻打魏国。魏国派令郎卬率兵迎敌。商鞅昔时曾在魏国丞相府做中庶子,与令郎卬交情甚厚。于是他就派人给令郎卬写信:吾始与令郎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令郎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之民。意思就是说,我本来和令郎关系不错,如今各为其主,兵戎相见,其实不忍。我很想和你重续昔时之好,把酒言欢,然后互相罢兵。如许不单我们两个之间的豪情不会遭到损害,两国的人民也不会遭殃。重情意的令郎卬信认为实,实的去赴会了。成果到那就被商鞅潜伏的兵士给俘虏了,并乘隙将魏军打败。

  就如许,一个翻云覆雨的小人打败了重情意的君子。谁对谁错,后世之人大部门会笑话令郎卬的陈腐,而传唱商鞅变法立下的庞大奉献,却少有人言商鞅人品者,那就是成王败寇的原因吧。令郎卬重情意自己没错,但是他错就错在把情意用在了不适宜的人身上,用在了不应用的场所。

  战争历来如斯,春秋以前,祖先们仍是很遵守君子战的规则的,“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宋襄公因而被楚国打的打败,也是信义之人被现实打脸的典范案例。

  想想现实又何尝不是如斯!

  【每日典故】-金屋藏娇

  典出自魏晋志怪小说《汉武故事》

  后长主还宫,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摆布长御百余人,皆云“不消”。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做妇,当做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长公主(汉景帝同母姐姐馆陶公主)到未央宫见到四岁的刘彻,长公主指着位列摆布的几十名宫女,问道:“孩子你想讨得媳妇么?”胶东王都说欠好。长公主指着本身的女儿问:“阿娇好吗?”胶东王笑着说:“好啊,若是能得阿娇做老婆,我就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长公主很快乐。于是求弟弟景帝定下了那桩亲事,后来武帝即位,陈阿娇被立为皇后。

  那就是典故金屋藏娇的由来。

0
回帖

一个翻云覆雨的小人打败了重情意的君子+每日典故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