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所决定的一次汗青历程
全国解放前夜,毛泽东号召全党进修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目标是要全党吸收李自成的教训,进城后不要败北。从此,李自成的失败是因为本身败北,成了定论。但是,只要认真考量那段史实,就晓得那是虚假结论。崇祯的消亡,不是因为李自成强大;李自成的失败,既不是因为本身败北(李自成戎行3月下旬进北京,5月退出,在北京只呆 了40多天,哪里有时间搞败北?),也不是因为清军强大(清军连崇祯的北京都无法攻破,怎么有才能迫使李自成主动弃城?)。1644年明朝在3月的消亡与义兵在5月的主动退出,全拜北京瘟疫所赐!换句话说,在1644年阿谁腥风血雨的汗青节骨眼上,最末改变乾坤的既不是李自成,也不是满清,而是汗青学家丝毫没放在眼里的小小病毒。
有两件事能指向那一结论。
第一,1644岁首年月,李自成兵临城下,与崇祯议和,提出的前提是:割西北一带给李,封李为王,并犒劳军银百万,李便退守河南。李还愿意为朝廷去攻打其他义兵 。但崇祯断然回绝。李自成之所以议和,原因有二,一,李没有政治大志,他的目标不是改朝换代,而是分利。二。他对本身攻占北京的实力有思疑。崇祯为什么回绝议和?最次要的理由也是认为农人军没有才能攻破北京。淮海战役完毕,提出议和的是摇摇欲坠的南京政府,而不是筹办渡江的解放军,事理是一样的。但是,到了3月,李自成在议和不成、筹办对北京停止一次拆样子的进攻时,却不受阻挠地进了城!也就是说,3月中旬前,北京的防务是有恃无恐的,以致于义兵乞降而崇祯回绝,但到3月中旬,防务形同虚设。那是为什么?
第二,李自成大军席卷陕西、山西、河南,迫近北京,实力不成小觑。在进入北京后,拥军近百万,派20万人去进攻山海关的吴三桂,战败。吴三桂是惨胜,对李自成而言,应该只是一次不伤筋骨的失败,但失利后,李自成却做出放弃北京、逃之夭夭的决定。那又是为什么?
那两件事指出了统一个问题,即北京明卫军是在3月中旬前突然崩溃的,不然李自成不会提议和,崇祯也不会回绝。防务的突然崩溃,才让筹办妥协的李自成能顺利进入北京。李自成进北京后的兵力也是突然削弱的,所以在山海关小败后决定退出北京。换句话说,有一股奥秘的力量先击败了北京的明守军,后来又击败了进北京的农人军。那个奥秘的力量只能是瘟疫!
因为《明史》有如许的记载:1644年,“京师大疫”。
留意,史乘记载的瘟疫都是特大灾难。好比,建安二十二年的那次瘟疫,使得赫赫有名的“建安七子”中还活着的五个全病死!一次瘟疫竟然使时代的文艺精英遭遇没顶之灾,何况通俗苍生呢?就是那场瘟疫,使张仲景的族人死了非常之九,促使他写下了特出千古的中医名著《伤寒论》。而史乘的记载只要两个字,“(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
可见“京师大疫”四个字其实长短同小可,它一方面阐明死人无数,又指出北京是重灾区。如许来看,李自成议和不成却能轻松进入北京,而处在巅峰时的义兵小败后,突然放弃北京,就有了阐明。
有人问,为什么清军进北京没受瘟疫影响?原因有二。第一,据史料记载,那次瘟疫的传媒是跳蚤,而跳蚤厌恶马的味道,清兵以马队为主,不容易传染。第二,《清史稿》记载:1644年“怀来大疫、龙门大疫、宣化大疫”。请留意,清军进北京的时间是6月份,气温升高,北京疫情趋弱,另有疫情的是其他处所。
可见,小小的病毒与人类相伴始末,多半会息事宁人,但有时候却会跳出来影响汗青历程,国度治理人不成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