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擒孟获看诸葛亮的战略目光——读《三国演义》札记

1天前 (11-30 23:56)阅读1回复0
雕刻瞎
雕刻瞎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5567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1134
  • 回复0
楼主

  汗青上一般都认为诸葛亮是个战略家,根据是他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对国度将来的战略格局做了切确的阐发和预判,并据此为刘备做了准确的顶层设想,表白了他深谋远虑的战略目光,从那点看,诸葛亮确实能够称为战略家。(同时他仍是个理论家,搀扶帮助刘备把战略设想一步步变成现实。)但我认为那只是他的早期,待出山跟随刘备之后,他在战略方面就变得日趋平淡了,除了刘备身后主动捐弃前嫌和吴国结成同一战线共抗曹魏之外,其他方面根本上没有什么战略视野了,对外一味穷兵黩武,对内不擅长发现利用人才,使得蜀国日渐虚弱,先是成为三国中最弱一国,后成为最早被消亡的一国。

  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都是被当做诸葛亮的传奇战绩而在汗青上大加衬着的。尤其是七擒孟获,在汗青上得到很高评论,被认为是攻心战的胜利规范。三国演义中,做者用轻松的笔调描写诸葛亮玩弄孟获于股掌之间,几擒而不杀,最初毕竟让孟获心服口服,不再兵变,从而去除了蜀国的后顾之忧。

  实是如许吗?我不敢认同。我认为七擒孟获是诸葛亮战略上犯的一个大错误。当初,他本能够把孟获抓住之后间接斩首,如许就一了百了,却非要搞个七擒六纵,完满是劳民伤财,既浪费国帑又损兵折将,无谓的消耗了蜀国原来就虚弱的国力。有人说,诸葛亮平定南中(今云贵及川西南)获取了大量资本,仍是有收成的,我也不敢认同。南中乃荒蛮之地,诸葛亮本身都说“蒲月渡泸,深切不毛”,穷山恶水能有几资本?那时的资本无非就是人和粮食。诸葛亮征南独一的收成恐怕也就是招募本地生番组建了一收彪悍的无当飞军吧。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如许做呢?他是有设法的,之所以七擒孟获而不杀,是跟他一贯的战略思惟有关。诸葛亮念兹在兹无日或忘的就是完成刘备生前的遗愿:“北定中原,攘锄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也就是说,他一天到晚想的就是进窥中原,与曹魏争全国。所以,他不想对西南边境消耗太多精神。孟获是本地土着土偶领袖,若是能让孟获甘拜下风,不再造反,让蜀国前方不变就能够了。所以,他不吝以丞相之尊亲征南中,对孟获那个南蛮土著领袖施展各类高压手段,务必让他心里臣服,就是为了能腾出手来,一心一意北上攻魏。他也做到了,顺利地征服了孟获,然后起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

  然而,诸葛亮的抱负很丰裕,现实却很骨感。他打孟获能够游刃有余,轻松搞定,打曹魏就不那么简单了,到最初仍是以失败了结,那是因为两边实力差距太大。四川固然号称天府之国,但实正的丰裕之地也就成都平原那一小块地域。就经济总量而言,蜀国跟魏吴比拟差得很远。其时曹魏占有北方大片疆土,共有12州、100多万户生齿,黄河流域是全国经济最兴旺地域,曹操又实行屯田、兴修水利,招募流民等办法,更加强了国力。吴国占据江东,有4州、50多万户生齿。那时的江南固然不像后来那么丰裕,但也算小康,究竟结果是鱼米之乡嘛。比拟之下,蜀国是最弱的,只要一个州,不到30万户生齿。

  面临那种现状,做出准确的战略规划长短常需要的。诸葛亮应该怎么做呢?不是北伐曹魏,而是开展本国经济,加强国力。其时蜀国形势有点类似春秋战国期间的秦国。秦穆公也是一雄心壮志发奋有为之君,想染指中原,但被关东六国堵在函谷关过不去,于是把满腔精神向西开展,开发了大西北和四川,大大拓展了秦国的疆土,为秦国后来的强盛奠基了雄厚的物量根底。商鞅变法富国强兵就是在此根底长进行的,最末得以进军关东同一全国。蜀国进军中原也是面对魏国的阻隔过不去,前方也有大片未开发的地域。向西南标的目的开疆扩土,增加疆土面积,增加生齿数量,是开展经济的更好手段。阿谁年代,地盘和生齿是最重要的消费力,尤其生齿,绝对是第一消费力(如今也是)。西南地域土壤肥饶、天气适宜,物种丰硕,有很大的开展潜力。若是诸葛亮把孟获抓获以后立即咔嚓掉,然后派大军南下,在荒蛮之地成立郡县,国度派仕宦间接办理,派戎行驻扎庇护,鼎力开发本地经济资本,使其尽快与内地(成都一带)融为一体,养精蓄锐,韬光养晦、励精图治,待国力强盛后再北伐曹魏、同一全国,那才是王道。

  但诸葛亮没有那么做,而是听了只会夸夸其谈的马谡定见,搞所谓攻心为上,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之后,仍是把南中交给了孟获。孟获固然亮相臣服诸葛亮,但也只是维持现状不再拆台罢了。固然诸葛亮也在南中设立了几个郡,派了仕宦,但没有戎行守护,那些仕宦能有什么做为?南中地域少数民族的兵变照旧不竭,最初,那些郡也就不了了之。固然那些兵变对蜀国核心利益影响不大,但南中地域也就没能大规模开发。一方面穷兵黩武,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停止错误的战争。另一方面大片贵重资本被弃之不消,白白浪费。那不是诸葛亮的战略错误是什么?

  从外部前提看,诸葛亮是具备开发大西南前提的。曹操身后,曹丕称心现状,不再热衷同一全国,蜀魏边境比力安静,并且蜀道难难于上彼苍,蜀国边境易守难攻。另一面的长江一线则是盟友吴国的地皮。诸葛亮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能够放心开发西南。

  诸葛亮若是尽早开发南中,对中华民族的后世也有极大勋绩。因为南中开发之后,还能够持续南下开辟东南亚,把中国领土扩大到如今的中南半岛,若是能做到那些,我们如今也就没有越南缅甸那些烦心事了。可见诸葛亮的错误战略,对我们后世形成多大的恶果啊。

  最初说句题外话,诸葛亮即使要打魏国,也应该遵从魏延的定见,搞军事冒险。派魏延率一收奇兵经子午谷偷袭关中,占领潼关,然后诸葛亮率领大队伍与魏延会师,攻占关中地域。一旦获胜,对曹魏威胁极大。但诸葛亮不听魏延之见,非要在陇东大路上跟魏军打耐久战阵地战,那就是硬拼国力,那个做法和昔时赤军五次反围剿时李德批示的战法非常类似,就是乞丐与龙王比宝,不会有好成果。诸葛亮不敢冒险是出于他隆重的个性,但此时的隆重全无需要。因为魏延提出只带一万戎马偷袭关中,即使失败了,对蜀国国力影响也不大。

  七擒孟获之一的火烧藤甲军属于恃强凌弱,手段过分残忍,所以诸葛亮因而而折寿。

0
回帖

从七擒孟获看诸葛亮的战略目光——读《三国演义》札记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