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师卦(八)——小争以言,大争以战

1天前 (12-01 02:55)阅读1回复0
花花
花花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5595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1190
  • 回复0
楼主

在读易要例中最容易稠浊的是变卦和卦变的区别。

   变卦是指本卦动爻改变而构成的另一卦象。

   卦变则是卦爻推移的运动法例。由一卦象酿成另一卦象。称为“卦之”。有些书误称为“之卦”。

   卦变与相生序、摆列序并列为《易经》三大序列之一。

   由乾变出:姤、遯、否、不雅、剥、坤六卦。

   由坤变出:复、临、泰、大壮、夬、乾六卦。

   此中《复》卦又变出师、豫两卦。

   从十二动静卦推演过程中能够发现《易经》始于《乾》《坤》二卦,以象天道,毕竟《既济》《未济》以坎离为用乃象人事。天道为本,人事为用,此中改变莫测。古以蓍草演其改变定其吉凶,故《系辞》云:“大行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成改变而行鬼神。”置一数不消《乾》卦云:“潜龙无用”此可见圣人之心乎。

   人心既天心,两者同出一源,相感而生。故“易统天心”。

   宋易学各人邵康节对若何照见天心有一首诗做为动静透露给我们:

   冬至子之中,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冬至一阳来复之际,照见六合动静。感通天心于混沌之际、阴阳未分之时。以乾坤之义阐明乃是:“肃然不动反本复静,坤之时也,感而遂通全国之故。阳动于中间不容发《复》之义也。”此感而遂通者“天心”也。

   “复卦建始萌”于阴阳之时,一阳初动之几。故《复》卦《彖》辞曰:频频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复其见六合之心乎?

   照见六合之心,需要进入“肃然”“反本”“复静”的境界。如许一个境界既大学所论知行而能定,定然后能静的境界。

   感天心者人心也。上古三皇之学乃先天之学,先天之学心法也。凡是外明内修之学,皆心性修炼之学。如佛家言:明心见性到达实如的境界。尧之后为后天之学,以效法为主,却垂垂远离天然。为心智所蔽,务快其心逆于生乐。

   天心所感则天象变异,在地则必验于人事。此谓“庶徵”洪范曰:推天而徵之人也。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天象有变则万物响应。不见动而动,妄也。见动而动,则无妄。有应而动则为益,无应而动则为损,行险而动则为争,此师之所由生也。

   小争交以言所乱心也,大争交以战毒全国也。

   《复》卦初九升至九二人位而成师卦。此言九二“丈人”行险而动,以明阳居九二坎险之中。刚中而应,顺天应人故《彖》辞曰:行险而顺此险者言毒全国之人心也。孔子做《春秋》明此险之害也。孟子亦明此害故言:“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

   上下其心,未肯认为足。此乱其全国之人心者短长也。孔子、孟子之谓圣人者,明天之心而正全国人之心也。见利不以义节之,必起盗夺之心。国之利上慢下暴必思伐之矣,小利夺之,大利则举国争之。

   五霸七雄假仁争利,全国兵战不停。其师之所伐欲也,所动利也。人心不复,师争不停。文中子曰:“易乐者必多衰,轻施者必好夺。”或曰:“全国皆争利弃义,吾独若之何?”子曰:“舍其所争,取其所弃,不亦君子乎!”《皇极经世》云:此虽礼义之言,若论心迹,乃明造化之机。天心者人心也,一念起万壑生。思夺伐谋师争起,故师者人心所乱,大争也。阴阳相厥而出,其用不亦慎乎。子曰:“少之时戒之在色,壮之时戒之在斗,年老之时戒之在得。”此一阳所出由心而至。平所欲于将动之几,如地纳百川之流而归海,纳阳于阴,化动为静。故《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寡。”

0
回帖

易经·师卦(八)——小争以言,大争以战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