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长歌》(长篇现代诗歌连载)

6小时前 (03:38:52)阅读1回复0
丸子
丸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5385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771
  • 回复0
楼主

  《玄奘长歌》(长篇现代诗歌连载)|(河南)李赤军

  ◎做品简介

  那是一部关于玄奘法师的现代诗歌做品集,总长5000余行。它温和传说、传奇、汗青、文化、妄想、梦想等元素,筹算勾勒、描绘玄奘的心路过程和雄起一生。无论从哪一个章节进入阅读,都可享受奇特的人生不雅感,以及卓然的生命体验。它也能够节选出来用于朗读,在潜移默化中,增长无限的聪慧和自信心……

  ◎做者简介

  李赤军,字慕清,号赤子,河南偃师人。自在职业者,摄影师,撰稿人。2007年,出书长篇小说《楼兰破》。2013年,出书诗集《赤子还乡》。创做标的目的为长篇小说、现代诗歌、文化散文、艺术评论。

  ◎媒介

  当我最后得知邀请他人写媒介或者序言需要付出比稿费多得多的润笔费的时候,我就下决心本身动笔,人给家足了。

  我不断认为那本关于玄奘法师生平的现代诗歌做品的媒介,应该放在整部做品完成或者半完成的形态时再来写,而不是在创做伊始就起头。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那句鄙谚放在我和我的唐代老乡玄奘两小我身上,应该也适用。恰是关于老乡的关切和敬服,让我萌生了用一收长歌来描绘法师的激动。

  我最推崇那种趁热打铁的气韵和光辉,可我的创做老是被无故打断,觉得我被一根看不见的绳子束缚动手脚,不得自在,难以解脱。况且,我深怕我因为力量、精神或者其他什么力,难以在物理学的层面完成创做之功。

  万物皆有佛性。我老是筹算让那收秃笔和玄奘一生所处置的佛学事业连结间隔,制止导入唯心主义的覆辙。但是,有些时候我其实避之不及,急刹车也于事无补。因为,在我的心中,仅凭玄奘的好事,他完满是一尊佛,屹立在人世的佛。

  依靠我那点可怜的常识和认知,我单纯而刚强地认为,佛学就是对世界、人生和命运的一种争论,参考之资,能够攻玉。苦恼之时,拿来一用。苦恼事后,弃之如敝履。所有的佛,都不会生气或者怪功于你。

  我不晓得少读书或者不读诗的人们,会如何对待那部做品,写得欠好的话是我的责任,请莫要因而而对玄奘法师另眼相待。任何的光环或者泥浆,都不会沾染法师的精神,那精神恰是引领我们前进的长夜明灯和白天光亮。

  感激亲人和挚友一路的陪同,我才走到了今天的那里。我也有写不下去或者思维一片空白的时候,但是,我历来没有停行和停笔的设法。你若不英勇,前途和来途,将尽是冲出洞窟的猛虎。

  因为序言已经让给了开篇的诗歌,所以,那篇本应是序言的文字,只好改名媒介了。

  2021.03.18偃师。

  ◎缘·起

  在那个发帖诗文远没有发贴美女图片吸睛、吸赞和吸评的时代,诗歌何为?我经常自问。

  我觉得诗歌存在的感化除了让人抒发情怀之外,就是精神的高蹈。

  能够说诗歌百无一用,细想古代,还有更具适用价值的赠别诗。可如今,高铁和飞机、微信和收集都让诗歌的赠别成为一种思惟和理念上的退化。

  人到中年,我的精神也履历了一系列的蜕变,尤其是在颠末事业生意和家庭生活的磨练之后,我需要突围,需要精神的长征。

  我起首想到的是跟我的名字赤军一样的那收队伍,所停止的赤军长征。我想用鸠拙的诗笔写做长诗,无论是抒情诗仍是叙事诗,以至无论是胜利仍是失败,我都甘愿去测验考试。

  然而,我很快发现有关赤军长征的长篇叙事(抒情)诗或者史诗,早已有人完成。那里面值得一提的是长篇叙事诗的代表是何辉的《长征史诗》,而长篇抒情诗的代表则是龚学敏的《长征》。虽然两部做品各有好坏,我仍是决定不冒那个险,选择绕道。

  在我的创做方案中,除了赤军长征之外,还有玄奘和二里头两个长篇诗歌题材。那两个都跟我的故土有关。玄奘故乡在河南偃师缑氏镇,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河南偃师翟镇(镇名全称)镇。

  最末,我首选玄奘。初步定名为《玄奘长歌》,叙事和抒情并重,叙事用描述和对话拓展,抒情则意图象和形象铺砌。

  我之前的诗歌写做除16000行的《赤子还乡》和由81篇短歌构成的《古希腊伊索诗歌集》之外,就是大量短诗,视野意境均较为狭小。此次想有个摸索和打破。

  玄奘的履历在那儿摆着。我要做的是把那些履历化为诗意,成为人生的一种供养。别说唐代,玄奘的行为无人能匹,即使现代,又有几小我能单枪匹马西行印度?写做玄奘,就是向人类的雄起致敬!

  创做少不了参考需要的材料。此次,我给本身下达号令,参考册本要尽可能少,因为文学尤其是诗歌需要的是想象。

  前人著做方面,我选择玄奘著《大唐西域记》,唐慧立本、彦悰笺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鸠摩罗什等著《释教十三经》;今人著做方面,我则选择闫小芬、邹同庆、范振国编著《玄奘集纪年校注》,董煜焜著《玄奘巨匠与玄奘故乡》暨《丝路逃梦:探秘玄奘西行》,杨廷福著《玄奘年谱》,张力生著《玄奘法师年谱(英汉比照)》。总共8本书,目前觉得足矣。

  起首写出的是序诗。我稳重地选择玄奘西出玉门关行走在八百里莫贺延碛前去伊吾国,口渴难耐之时去马背上抓取盛水的皮郛,因为乏力而失慎失手,使得皮郛坠地,饮用水全数流淌一空的阿谁伶丁无助的定格排场。

  我把那本拙做献给生养我的父亲李景松和母亲赵淑芹。

  2021.03.04偃师。

  NO.0◎零·序

  唐贞不雅元年(公元627年),秋八月。

  莲花俯首池沼中落日逆袭的倒影。木樨翘首西风。

  ……过玉门关第四烽火台,八百里沙河走过百余里,却

  不闻一朵哪怕咸腥的浪花。

  所有的浪都被沙吞食。一寸寸向着西方挪动的

  脚印,在回望的刹那,已被流淌的沙掩埋。

  白骨和马粪,不带一丝人马的气息。

  风纠缠衣衫紧裹的肉身,搜索芝麻般大小、

  翠竹般拔节的闪念。

  血泡与茧子并生,脚掌与大地间歇式的摩擦

  成为绵亘在前途的踯躅律动。

  每一粒沙子,当空舞动成为一粒黑漆的

  太阳。

  数以万计、亿计、兆计的沙子,随风脱节粘滞的

  重力后,足以令指南的太阳失明。

  渴意来自龟裂的念诵《般若心经》的声音,

  野马泉只是荒谬的传说。

  青筋鼓励手指,抓取老马背上盛水的皮郛。

  皮郛重若千钧,失手坠落在地。马蹄纷飞,皮郛中

  贮存的水,可供跋涉千里的水,

  用比光阴似箭更快的速度奔跑向漩涡般桀骜的戈壁。

  脚下的路,被流空的水砍断。

  每一步都是深渊。

  第四烽火台打破袅袅的海市蜃楼,在烽火的

  赤焰中招手,

  那里有水。水。水。

  待命的水。无色无味的水。清洗肺腑的水。

  顺来路返回十余里,磨头槐的根须从故土缑氏穿越

  大地,穿越鞋子,接通脊椎。

  一个声音从蜜蜂的同党中耀眼而出,催开花粉,

  碰响铜钟,荡向沙河尽头——七百里外的伊吾国:

  “我当初发下誓愿,不达目标,

  决不回头一步,如今怎能为取水而折回?

  我宁可向西而死!

  决不东归而生!”

  2021.03.02-03.03偃师。

  (未完待续)

0
回帖

《玄奘长歌》(长篇现代诗歌连载)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