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问题

2个月前 (10-04 02:22)阅读2回复0
丸子
丸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6525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051
  • 回复0
楼主

我个人的看法,诸葛亮北伐,需要的一是进攻要有实力,二是要有一个足够稳定的后方严防后院起火.在后方,特别是西凉,当时所谓的蛮方,边境不稳定.只有马超一人是生于当地,长于当地,土生土长能够安抚当地使之稳定.所以在这方面我认为诸葛亮用人还是正确的

  诸葛亮常犯的错误:

一生惟谨慎,不善出险着。

只看人短处,不善用所长。

比如魏延桀骜不逊,他就心中不喜,

并最终造成魏延怀恨在心,最终谋反。

姜维什么毛病都没有,不自傲,不贪财,不好色,不专权。。。。。。

但也没有什么雄才伟略,更没有政治远见。

1、不能诛杀奸宦,还是别人提醒才知道屯兵避祸。

2、打的仗缺乏全局观念,即便打胜了,也没能对曹魏造成什么实质的影响,反而被郭淮经常的反击得手。

结果就成为了诸葛传人。

所以只能说,诸葛亮看中的是他的文武兼备,更有相似的才学和人格。不过他错了,姜维不具备经天纬地之才干,而且缺乏开创事业的远见卓识,守成尚可,难以进取,最终也未能将诸葛的遗志发扬光大。

反之,曹操善用人所长,比如贪财如曹洪,

反复之人如陈登,曹丕好色而定为继承人等等。

结果就是曹操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东吴情况差不多,甘宁这样强盗出身,与东吴有血海深仇,

孙权也一视同仁倚为心腹。

反观诸葛,擒孟获时,人家的将领投降,

他没有加以保护,任孟获回去杀戮,

其实还是不喜欢投降来的人。

特别是孟达想回归蜀汉,

那时司马还赋闲在家,结果诸葛没有及时接应,

造成孟达白白牺牲,错失了大好机会。

为什么这样,说到底,认为投降了的人有人品问题,

心中先有了成见,表面上是公平处事,

实际上难免有分寸的。

当年齐恒公连夜封官是什么样的心胸气度,

这一点诸葛亮远远不如。

所谓“三国后期,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其实已经说的是马超死了之后的事了!如果不是早逝,若能像赵云那样长寿,在北伐中也定能建立奇功。

公元222年,马超病逝,终年47岁,追谥为威侯。临终时马超上书刘备,托付其弟马岱,马家二百余口均死于曹操之手,马超一死,仅余马岱,后来马岱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表现出色,官至平北将军,进爵陈乡侯,并在诸葛亮死后斩杀叛乱的魏延。马超有子马承继承爵位,马超之女嫁与安平王刘理,即刘备三子。马超之勇武,是毫无疑问的强。

不是诸葛亮用人不当,而是马超已经死了,无人可用!

虽然我不喜欢诸葛亮,但不得不承认他在用人方面的才能。汉朝的历史上,治理国家方面能出萧何左右的就只有诸葛亮了,但就是因为这样,导致诸葛亮“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局面,加上后来他用人唯近、唯名、唯信,很多人才被埋没了,所以才导至后续无人“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这种局面。至于马超,在当时所镇守的边关很重要,我想可能换人怕守不住。

以上就个人对历史小小的了解,发表的小小见解,望指正!

0
回帖

三国问题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