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过度或麻木不仁是情绪障碍吗

2个月前 (10-04 03:01)阅读2回复0
kewenda
ke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7267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4534
  • 回复0
楼主

  儿童情绪障碍

  起病于儿童期的神经症样症状,表现为焦虑、恐惧、强迫或羞怯等情绪异常,与成年期神经症并无连续性,其预后较成年的神经症病人为佳。

1、儿童离别焦虑

  儿童与亲人离别而引起的严重焦虑反应。

【诊断标准】(CCMD-2-R)

一、在学龄前期发病。

二、不愿离开亲人,不肯独睡,不愿上学,怕亲人一去不复返;在亲人离开时出现焦虑,在亲人离开后出现抑郁、悲伤、退缩等症状,有时并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

三、病程至少一个月。

四、排除其他疾病,例如儿童恐怖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等所引起的情绪异常。

2.儿童恐怖障碍

儿童对日常生活一般客观事物和情境产生过份的恐惧、焦虑,达到异常程度。

【诊断标准】(CCMD-2-R)

一、通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二、由于强烈恐惧情绪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影响日常活动。

三、惊恐时伴有心悸、出汗、脸色苍白、尿频、瞳孔散大等植物神经症状。

四、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或其他原因所致恐惧症状。

3.社交敏感性障碍

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达到异常程度。

【诊断标准】(CCMD-2-R)

一、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

二、主要表现为对新的环境和陌生人产生持续的或反复的害怕、紧张不安、回避和退缩行为。

三、 社会接触的回避和害怕程度超过了同龄正常的范围,并伴有社会功能损害。

四、 排除其他儿童精神障碍例如儿童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儿童孤独症等。

4.选择性缄默症

通常起病于童年早期,在特定场合,例如学校或陌生人面前沉默不语,而在熟悉的环境中则言谈自如。

  缄默时常伴有焦虑、退缩、敏感或抗拒等情绪。

【诊断标准】(CCMD-2-R)

一、在一种或多种特定社交场合场合或学校中长时间拒绝说话,但在另一些场合说话正常或接近正常。

二、具有正常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三、排除言语技能发育障碍、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以及脑器质性损害。

儿童情绪障碍是以焦虑、恐惧、抑郁为主要表现,包括强迫症、癔病在内的一组疾病。其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包括个体、家庭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多见于7岁以上学龄儿童,随年龄增大而发病率相应增高。发病前大多有精神与生活事件的影响因素可查;发病时呈现多个症状,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晕、胸闷、憋气、气短、叹气样呼吸、阵发性过度换气、胸痛以及四肢麻木、肢体活动障碍等;但体检及各种化验检查指标均为正常;并且上述症状的出现可呈反复性和暗示性。

  综合这些情况后,一般可考虑为儿童情绪障碍,采取以心理治疗为主的原则,辅以维生素B1、B6、谷维素等,大多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对儿童情绪障碍特别强调要以预防为主。首先,要正确看待儿童情绪障碍,不能将其与精神病相联系,应当看到这种障碍是与儿童情绪多变,心理素质不稳定,情感易带有冲动性和易变性有关,因此,每当遇到困难、挫折、批评和外界刺激时容易发生本病。

  特别是女孩发病较多。其次,家长应特别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过分的溺爱,孩子从小得不到锻炼,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一旦愿望得不到满足就感到焦虑或抑郁,容易发生情绪障碍。另外,家庭环境不良,父母经常争吵或离异,使得孩子安全感降低,自尊心受挫,往往是构成发病的易患因素。

  因此,家长们不仅要重视孩子身体上的发育和生活上的教育,也要重视孩子精神与心理上的发展,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爱护但不溺爱,并注重自身形象,身教与言教结合起来,且积极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气氛,带给孩子一种安全感、温馨感,以促进心理行为的正常发展。此外,学校及老师也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学教育,讲究教育的艺术性,启迪学生的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心理行为。

  教师切忌粗暴责骂或批评学生,避免一切过激言行,对于学生的过错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使学校成为孩子增长知识才干和培养健康心理的大家庭,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0
回帖

反应过度或麻木不仁是情绪障碍吗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