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下红旗乱,评毛泽东诗词中的神话不雅[已扎口]

1天前 (12-02 00:37)阅读1回复0
niannian
nianni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0
  • 经验值575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1509
  • 回复0
楼主

  不周山下红旗乱,评毛泽东诗词中的神话不雅

  诗人毛泽东,传世的诗不多,但好诗却很多;文人毛泽东,学问渊博,当然也会涉猎到神话传说;愚人毛泽东,看任何问题自有其角度,对神话传说亦不破例,自有其神话不雅。

  1931年春,毛泽东撰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该词下半阙为:“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齐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毛泽东为诗中的“不周山”写了一段很长的正文,全文如下:

  关于共领班触不周山的故事,《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国语?周语》:“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坠高堙庳,以害全国,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韦昭注贾侍中(按指后汉贾逵)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颛顼氏衰,共工氏陵犯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史记?司马祯补三皇本纪》:“当其(按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堪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毛按:诸说差别,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成功的英雄,你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他死了没有呢?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共工是确实成功了。

  从上面的正文可知毛泽东的神话不雅次要有如许的特点:1、毛泽东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材料十分熟悉。2、毛泽东对神话传说文献材料有本身的选择。3、毛泽东不议论神话传说内容的实伪。4、毛泽东谈神话,不是单纯议论神话问题,而是借用神话传说故事,来表达本身的豪情和意志。

  事实上,毛泽东之所以取《淮南子》的说法,是因为该说法没有像其它说法那样责备共工,也没有评论共工与颛顼“争帝”的长短过错,而是客不雅记述两边的战争,并凸起描述了共工碰倒不周山所表示出来的庞大力量。在毛泽东看来,他指导的工农起义兵,就是要与国民党一争全国,并且起义兵的力量就像共工一样能够改天换地。因而,所谓“不周山下红旗乱”,即毛泽东自比共工,共工是成功的英雄,毛泽东也必然会是成功的英雄,万万工农群众对抗国民党勾结田主本钱家逼迫盘剥苍生,高举着逃求人权和公平公允国民待遇的革命红旗,聚集在不周山下挥舞着,那是多么的壮不雅!

  寡所周知,对远古神话传说的解读,存在着许多差别的门户。毛泽东对神话传说的解读,能够称之为神话传说在政治意义层面上的解读,属于政治门户;此外还有对神话传说的文学解读门户,以及对神话传说的信息解读门户。

  所谓对神话传说的文学解读,即把神话传说视为前人编造的并未实正发作过的,或者底子就不成能发作的故事,解读者存眷的是那些故事所表现的人文精神,而不睬会或者痛快就否认那些故事可能承载或笔录着远古时代的信息。

  所谓对神话传说的信息解读,即把神话传说视为人类创造并纯熟利用文字之前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载体。也就是说,神话传说出格是远古期间的神话传说,笔录着阿谁时代的天然情况信息和人文活动信息,虽然那些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存在着噪声、发作过失实和丧失,以至酿成了密码,但是我们今天仍然有可能破译或解读出此中记载着的实在信息,而那些信息是极为珍贵的,也常常是其它手段所无法获得的。

  例如,关于共工碰倒不周山的神话传说,文学解读门户热衷于论述此中的背叛精神、想象力,而信息解读学派则筹算寻觅出此中的天然信息和社会信息。遗憾的是,求实的工做,在中国往往不受重视。事实上,持久以来,在我国占支流占优势的是文学解读门户,此中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神话传说是大白日做梦说胡话,本身不愿去摸索神话传说中的远古信息,反而嘲讽信息解读学派的工做是“穿凿附会”。不外客不雅的说,过去的信息解读手段和指点理论比力落后,确实存在着许多既贫乏根据又不契合逻辑的瞎猜胡解。

  然而,一个简单的事理是,若是我们不去对神话传说停止信息解读,那么就永久不成能从中获得重要的信息。因而,当信息解读学派起头运用符号学原理、信息传输原理和参照系原理来指点本身对神话传说的信息解读工做时,情状就发作了可喜的改变。在那些学者的眼里,不周山不再是天柱,而是一座出缺口的环形山,它可能是火山口,也可能是陨石坑,因为其地貌奇特而被共工族视为圣山;共工碰倒不周山的故事,可能是一种战争失利后的殉难巫术演出活动(精卫填海、夸父每日、女娲补天等等均为巫术演出),也可能是对天外星体碰击地球构成陨石坑的目睹笔录。接下来的工做,就是实地去寻找(亦即成立参照系)那个出缺口的环形山,那座我们祖先眼里圣山。

  我们前面说毛泽东不议论神话传说的实伪,那其实不意味着毛泽东不认为神话传说有实有伪。事实上,毛泽东在写《渔家傲》时,是在江西省瑞金的井岗山,外表看诗人是在把革命根据地的井岗山比方成共工争帝的不周山。但是,毛泽东不会不晓得不周山位于中原的西北;因而,他的“不周山下红旗乱”,现实上是一种曲觉的预言,即革命权力的强大是在西北方。几年后,赤军在江西失利,转展长征25000里到陕西省北部,并在延安奠基了打全国坐全国的根底。

  事实上,《山海经》记载的不周山,其天文方位正在延安的北部。在《西山经》里,第一条山脉描述的是秦陵一带,第二条山脉描述的是六盘山一线;第三条和第四条山脉描述的是白于山至阴山地域,此中就包罗延安和不周山。大致来说,不周山位于今日黄河前套地域的阴山山脉与吕梁山山脉之间,黄河的前套和后套在古代均为湖泽,其时的人信赖前套湖泽(黝泽)就是黄河的发源地,因为再向上都是湖泊池沼湿地,无法辨认出河道来(补注:详情可参阅上海辞书出书社出书的汗青上第一部全彩绘精拆本《典范图读山海经》大画册及其所收《帝禹山河图》)。

  当然,毛泽东的兴致在于掌管全国,因而他不会用时间去根究不周山的详细方位。但是,那并没有阻碍他对有关山的神话的热情。例如,他对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十分有兴致,并且认为那种做实事的精神,是战无不堪的。

  进一步说,毛泽东不单单对前人的神话传说有豪情,并且本身也往往情不自禁地陷入神话形态之中。1935年10月,毛泽东在《念奴娇?昆仑》一词的下半阙写道:“而今我谓昆仑,不要那高,不要那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承平世界,全球同此凉热。”

  显然,那种把莽莽昆仑裁为三段的想象,思维若不进入神话形态,是难以呈现的。当然,三段昆仑分赠欧洲、美洲和亚洲,又与毛泽东的天下一家理念亲近相关。那是因为,中国人之所以承受国际共产主义,现实上是把那种西方人的抱负社会与中国人世代求之不得的大同世界等同起来。尔后,中国政府认可蒙古国独立,放弃对日战争补偿,不再讨还沙俄侵吞的又由苏联、俄国继承的中国北方领土,其深层根源都与国际共产主义理念有关。

  若是认真研究《毛 诗词三十七首》一书(文物出书社1964年出书,出书前毛泽东亲身校定过),不难发现,毛泽东对山的神话情有独衷。在那本小册子里,毛泽东只为三首诗词写了正文,而那三处正文均与山的神话有关。

  第一处正文在《渔家傲》的不周山,内容已见前面所引。第二处正文在《念奴娇?昆仑》上半阙的“飞起玉龙三百万”后,内容为:“前人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那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季登岷山,了望群山飘动,一片皆白。老苍生说,昔时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煽灭了火,所以变白了。”第三处正文在《十六字令》的第一首,原词为:“山,马不停蹄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正文为:“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垂头,马过要下鞍’。”

  或许是因为毛泽东出生在韶山,战斗在井岗山,走过千山万水,因而对山出格熟悉。有趣的是,建国后毛泽东似乎既不喜欢住在城里的中南海(徒有海之名),也不喜欢北戴河(临海而称河),而是喜欢登庐山。事实上,毛泽东的诗词十分喜欢写山,只要一首《浪淘沙?北戴河》写海:“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关于本身不克不及掌握住的工作,毛泽东不喜欢,那固然是人情世故,但却是领袖的局限性。

  北京山海文化企划苑Z52-3600 重构(王红旗)2002/11/20

  信箱whqtpw@sohu.com

0
回帖

不周山下红旗乱,评毛泽东诗词中的神话不雅[已扎口]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