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一语的最早怎么提出?

2个月前 (10-04 03:56)阅读2回复0
花花
花花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6571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143
  • 回复0
楼主

  “移风易俗”一语的最早提出,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带犁壁的新式犁的出现和铁农具的普遍使用,劳动力效率大大提高。形成了以一家一户为基本的生产单位。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大变革。各国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经济,改革政治,富国强兵。

  强则霸,弱则灭。因此,针对当时阻碍社会改革的旧风俗习惯,学者和政治家提出了“移风易俗”的时代口号。这个口号最早见于孔子《孝经》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记•乐论》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些通过移风易俗达到富国强兵的-典型事例。

  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西门豹治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等。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即位,他奋发图强。前307年,实行军事改革,教民“胡职骑射”。所谓“胡服”,就是改中原穿衣裳(裙服)的习惯为穿裤子,改穿鞋子为穿靴子,改衣服的大袖为小袖,以适应骑马。

  所谓“骑射'就是改只能在平原作战的车战为可以进入山地作战的骑马射箭。赵武灵王与大臣肥义商量教百姓胡服骑射,国人都很不习惯,公子成托辞有病不上朝。赵武灵王亲自登门,用历史的教训说服了公子成,胡服骑射遂得以推行。从此,赵国国势大盛,陆续攻灭了中山国(在今河北省平山县,发现战国中山王墓),攻破林胡(在今山西省朔州市至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楼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太原市有楼烦县)。

  西门豹是战国魏文侯在位时(公元前4世纪)的邺县令(邺县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县令即县长)。姓西门,名豹。曾破除当地“河伯娶妇”的迷信陋俗,大修水利工程,开凿水渠12条,引漳水灌溉。改良土壤,发展了农业生产。

0
回帖

“移风易俗”一语的最早怎么提出?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