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比丘国妖道之言与宋仁宗《尊道赋》

5小时前 (04:31:12)阅读1回复0
花花
花花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5568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1137
  • 回复0
楼主

  《西游记》第七十八回,唐僧在比丘国王宫中与妖道国丈论道。国丈称:

  “呵!呵!呵!你那僧人满口胡柴!寂灭门中,须云认性,你不知那性从何而灭!萎坐参禅,尽是些盲修瞎炼。鄙谚云,坐,坐,坐,你的屁股破!火折磨,反成祸。更不知我那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者,神之最灵。携箪瓢而入山访友,采百药而临世济人。摘仙花以砌笠,折香蕙以铺裀。歌之拍手,舞罢眠云。阐道法,扬太上之正教;施符水,除人世之妖氛。夺六合之清秀,采日月之华精。运阴阳而丹结,按水火而胎凝。二八阴消兮,若恍若惚;三九阳长兮,如杳如冥。应四时而采纳药物,养九转而修炼丹成。跨青鸾,升紫府;骑白鹤,上瑶京。参满天之华采,表妙道之殷勤。比你那静禅释教,寂灭阴神,涅槃遗臭壳,又不脱凡尘!三教之中无上品,古来惟道独称尊!”

  国丈那段话的主体部门,是《西游记》做者从一本叫《鸣鹤余音》的道家著做中抄下来,并经改头换面而成的。该词原做者,据说是宋仁宗,篇名《尊道赋》。其原文如下:

  但不雅三教,惟道至尊。上不朝于天子,下不谒于公卿。避樊笼而隐迹,脱俗网以修实。乐林泉兮绝名绝利,隐岩谷兮忘辱忘荣。顶星冠而曜日,披布衲以长春。或蓬头而跣足,或丫髻而幅巾。摘鲜花而砌笠,折野草以铺茵。吸甘泉而漱齿,嚼松柏以延龄。歌之拍手,舞罢眠云。遇仙客兮则求玄问道,会道友兮则诗酒谈文。笑豪华而浊富,乐自在之清寒。无一毫之挂碍,无半点之牵缠。或三三而参玄论道,或两两而究古谈今。究古谈今兮叹前朝荣枯,参玄论道兮究人命之根因。任寒暑之更变,随乌兔之逡巡。苍颜返少,鹤发还青。携单瓢兮至市廛而乞化,聊以果腹;提锄篮兮进山林而采药,临难济人。解安人而利物,或起死以回生。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者神之最灵。判凶吉兮明通爻象,定祸福兮密察人心。阐道法扬太上之正教,书符箓除人世之妖氛。谒飞神于帝阙,步罡气于雷门。扣玄关暗无天日,击地户鬼泣神钦。夺六合之清秀,采日月之精华。运阴阳而炼性,养水火以胎凝。二八阴消兮若恍若惚,三九阳长兮如杳如冥。按四时而采纳,炼九转而丹成。跨青鸾曲冲紫府,骑白鹤游遍玉京。参乾坤之妙用,表道德之殷勤。彼儒者兮官高职显,富贵浮云;彼释教兮抛妻弃母,不念人伦。朕不雅三教,惟道至尊。

  将上面二者比力,能够看出此中的改编踪迹。

  宋太祖赵匡胤与道教陈抟老祖下棋而输了华山,可知宋代皇家与道家关系纷歧般。做为赵家子孙,宋仁宗推崇道教,不是什么奇异的事。奇异之处在于,《西游记》做者将宋代皇帝的词赋,改成了妖道之言。那此中,不是有蹊跷之处吗?

0
回帖

《西游记》比丘国妖道之言与宋仁宗《尊道赋》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