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花满枝,百鸟带香飞”。我从2016岁尾起头有意识的拍摄鸟类,到本年2月(切确讲是2月13日),正好拍到整整100种,想想也应该专门写篇博文纪念一下吧(鸟儿不按拍摄时间排序)。
1.冕雀
冕雀是山雀科、冕雀属,虽因种群数量趋向不变而被认为无保存危机的物种,但很少呈现在人类聚集区域,因而不容易见到。
2.夜鹰
夜鹰是零丁的夜鹰科、夜鹰属,固然名字叫鹰,却与隼形目鹰科的鸟类无关。夜鹰是比力少见的夜行鸟,且白天相当隐蔽,所以致少在黄昏前不容易见到,因而也放到前面来介绍。
3.蚁鴷
蚁鴷是啄木鸟科、蚁鴷属,我的觉得是因为其貌不扬、为“鸟”低调、行迹诡秘才较为稀有吧。
4.北灰鹟
北灰鹟是鹟科、鸫属,按理说应该常见,但我迄今只见到过两次。
5.八声杜鹃
八声杜鹃是杜鹃科、杜鹃属中相当小的一种鸟儿,被许多不雅鸟者认为“啼声虽熟于耳,实面却难一睹”,可以拍到,实属有幸。
6.白胸翡翠
白胸翡翠是翠鸟科、翡翠属,比拟于同科的翠鸟属、鱼狗属,也较为少见。
7.戴胜
戴胜是戴胜科、戴胜属,在我国北方较为常见,长江和长江以南地域,我仅在湖北见到过。有趣的是,那种鸟和翠鸟科的鸟同为一个名字怪怪的目——佛法僧目。
8.金眶鸻
金眶鸻是鸻科、鸻属的小型鸟,我觉得也不太常见。
9.棕扇尾莺
棕扇尾莺是鹟科、扇尾莺属,那种鸟儿纷歧定实的少见,很可能是因为体型较小(仅10厘米摆布),表面又近似麻雀等常见鸟而容易被人漠视或漠视。
10.栗背短脚鹎
栗背短脚鹎是鹎科、短脚鹎属,也是我迄今在8种鹎科鸟中见到次数起码的品种之一。
11.绿翅短脚鹎
绿翅短脚鹎也是鹎科、短脚鹎属,是我迄今在8种鹎科鸟中见到次数起码的第二种。
12.白头短脚鹎
白头短脚鹎同样是鹎科、短脚鹎属,但比栗背和绿翅两种短脚鹎要常见些。
13.红嘴黑鹎
红嘴黑鹎仍是鹎科、短脚鹎属,觉得上比白头短脚鹎可能更常见些。
14.白喉红臀鹎
白喉红臀鹎是鹎科、鹎属,我的觉得是因在野外容易和红耳鹎等鹎科鸟相稠浊而觉其少。
15.领雀嘴鹎
领雀嘴鹎是鹎科中的零丁一个属——领雀嘴鹎属,较为常见。
16.红耳鹎
红耳鹎是鹎科、鹎属,相当常见,也是我迄今见过的羽冠最凸起的鹎科鸟。
红耳鹎成鸟
红耳鹎亚成鸟
17.白头鹎
白头鹎必定是鹎科中最常见的鸟儿,至少在我国南方的数量堪比麻雀。
白头鹎成鸟
白头鹎亚成鸟
18.小云雀
小云雀是百灵科、云雀属,雄鸟发情期会翔舞高空,悦耳高歌,但在空中上则因其貌不扬而较少被人留意。
19.赤红山椒鸟
赤红山椒鸟是雀形目中的山椒鸟科、山椒鸟属,也是我迄今见过最艳丽的一种。
赤红山椒鸟雄鸟
赤红山椒鸟雌鸟
20.灰喉山椒鸟
灰喉山椒鸟也是山椒鸟科、山椒鸟属,与赤红山椒鸟比拟,头部的不同最为明显,即使在野外,也一望可辨。
21.小灰山椒鸟
小灰山椒鸟同样是山椒鸟科、山椒鸟属,但色彩就不克不及与赤红、灰喉等同类比拟了,朴实单一的多。
22.发冠卷尾雀
发冠卷尾雀是卷尾科、卷尾属的中型鸟(体长30—35厘米摆布),我国各地几乎都常见。
23.草地鹨
鹨类鸟相当令人猜疑。因为那些统属鹡鸰科、鹨属的小型鸟,无论体型、体长仍是毛色,都十分接近,而我们业余喜好者又很难且无深切研究的前提,所以只能做可能以至疑似的区分。
草地鹨在我见到的鹨类中最喜集群于在空中活动,在福建尤为常见。
24.树鹨
据我察看,树鹨其实也经常在空中活动,只是在远离树木的空阔地带较少见罢了。
25.黄腹鹨
黄腹鹨因喜欢出没于河湖水滨和湿地(出格是冬季),所以容易与水鹨相混误,但水鹨的脚为青黑色,黄腹鹨则为橙色,是一个比力简单的辨认办法。
26.田鹨
田鹨与草地鹨和黄腹鹨的外不雅不同十分细微,在野外只能从毛色来察看。据我体味,比拟于草地鹨,田鹨的羽毛中没有绿色成分,而比拟于黄腹鹨,田鹨的腹部明显白良多。但限于光线和角度等,照旧难以切确判断。
27.鹤鹬
鹬科鹬属的鸟均为鸻形目,在我国南方多为冬留鸟,此中鹤鹬在我拍到的四种中最标致。
28.青脚鹬
在南方的河畔湖滨,青脚鹬似乎更常见些。
29.白腰草鹬
白腰草鹬是体型较小的鹬鸟(体长25厘米摆布),冬季在长江以南流域很常见。
30.矶鹬
矶鹬是我迄今所见最小的鹬鸟,体长一般仅20厘米摆布。比拟于其它鹬类鸟,矶鹬的行迹要更普遍些,在城市内的小微水系旁以至田间水塘边都可能见到呢。
31.小鵐
小鵐可能是鵐科、鵐属中体型最小的鸟了(体长仅12厘米摆布),固然总体数量其实不算少,但一是外不雅、毛色都近似麻雀,容易混误,二是脾气较孤单,很少集群活动,所以不太被留意。
32.田鵐
田鵐与小鵐很近似,二者比力明显的不同在脸部,出格是眼睛四周的毛色,同时体型也比小鵐略大些(体长15厘米摆布)。
33.灰头鵐
灰头鵐与田鵐的体型大小差不多,但雄性因头、颈部的毛色呈微绿的灰色而容易辨认些,雌性就与田鵐不同不大了。
灰头鵐雄鸟
灰头鵐雌鸟
34.北红尾鸲
北红尾鸲在我国南方是冬留鸟,并且凡是北来的时间较早,有时11月初以至10月中旬就能见到。
北红尾鸲雄鸟
北红尾鸲雌鸟
35.红胁蓝尾鸲
对我而言,红胁蓝尾鸲那种小鸟也颇感猜疑——因为那四、五年来我在多地都见到、拍到,却一次也未见到雄鸟。
红胁蓝尾鸲雌鸟
36.红尾水鸲
红尾水鸲与北红尾鸲、红胁蓝尾鸲那两种冬留鸟差别,在我国各地均为候鸟,是活泼于山地溪流和河谷岸边的食虫性小鸟。
红尾水鸲雄鸟
红尾水鸲雌鸟
37.鹊鸲
鹊鸲是我国南方极常见的鸟,体型一般超越20厘米,比北红尾鸲、红胁蓝尾鸲和红尾水鸲都明显大一些。
鹊鸲雄鸟
鹊鸲雌鸟
38.灰背燕尾雀
灰背燕尾雀是鸫科中的零丁一个属——燕尾属,栖息性和红尾水鸲很接近。据我察看,能见到红尾水鸲,必能见到灰背燕尾雀,反之亦然。
灰背燕尾雀雄鸟
灰背燕尾雀雌鸟
39.松鸦
松鸦是鸦科、松鸦属的中型鸟(体长30—35厘米),也是比力典型的山林鸟,少少能在平原地域见到。
40.黑尾蜡嘴雀
在我看来,雀科、蜡嘴雀属的黑尾蜡嘴雀,其定名其实是个错误。因为同科同属中一种名叫黑头蜡嘴雀的鸟,现实上没有它的头黑!(遗憾的是我迄今都未见到、拍到黑头蜡嘴雀)
黑尾蜡嘴雀雄鸟(整个头部都是黑色)
黑头蜡嘴雀雄鸟(互联网材料,只要脸的上半部门是黑色)
黑尾蜡嘴雀雌鸟
41.鸿雁
鸭科、雁属水禽在我国南方大多为冬留鸟,此中鸿雁属于大型鸟,体长有达1米的。那种雁最显著的体征,是头部与喙部毗连处的黑色角量凸起,据此可与其它大部门雁类区分。
42.豆雁
豆雁也是大型水禽,但略小于鸿雁,体长一般不超越80厘米。据我察看,在江西鄱阳湖越冬的雁属鸟中,豆雁的数量最多。
43.白额雁
白额雁的体型与豆雁差不多,一般也在80厘米摆布,白色的额部(头部前端、喙部尾端)是它们明显的标记。
44.斑嘴鸭
斑嘴鸭是鸭科、鸭属中的大型鸟,体长超越50厘米,据说有达65厘米的。那对斑嘴鸭给我以深入印象,是因为见到它们的处所,是都会里的一处微型公园湖泊,所以罕见。
45.绿翅鸭
绿翅鸭在鸭科里是零丁的绿翅鸭属,体型明显小于斑嘴鸭(大约35厘米摆布)。
46.琵嘴鸭
琵嘴鸭的体型介于斑嘴鸭和绿翅鸭之间,体长大约40—50厘米,因铲状的喙部而得名。
琵嘴鸭雄鸟
据我野外察看,至少上述几种野鸭不像人们习惯认为的那样——吃鱼或以吃鱼为主,而是以藻类、草籽为主,兼食水边的虫豸类、甲壳类、螺类和软体动物,间或捕到小鱼、小虾和蛙类,就是罕见的大餐了。我想,那也许是野鸭们不擅长也因而不喜欢潜水捕食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