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卿相”原来是推重进士的称号是吗?

3个月前 (10-04 05:34)阅读2回复0
丸子
丸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7963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5927
  • 回复0
楼主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鹤冲天》词中有这样的名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喜欢看古装电视剧或古典戏曲的朋友们也常常会听到“白衣卿相”的称谓。“白衣”是古代平民的服饰,也指没有功名或官职的士子。一般辞典对“白衣卿相”的解释是:指尚未发迹的读书人。

  这种解释不完全准确。科举制度始于隋代。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常科”即惯常、正常的考试科目;“制举”又称“制科”,即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目的是为了选拔特殊人才。“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明经两科。顾名思义,“明经”即明习儒家经典,“进士”则考诗赋和时事策论,进士科比明经科要难得多,而且录取率也低得多,因此进士科最重要,地位也最尊贵。

  唐人李肇《国史补》中记载:“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是故俊乂实集其中,由此出者,终身为闻人。” “俊乂”即贤才。五代学者王定保《唐摭言》中记载:“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可见唐人对进士的推重。在《唐摭言》一书中,王定保还记载了唐太宗的一则趣事:“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彀”意为张弓,“彀中”则指弓箭的射程所及的范围。唐太宗见新进士而心喜,与唐人推重进士如出一辙。“白衣卿相”的称谓即由“白衣公卿”和“一品白衫”而来,但并非泛泛用来称呼尚未发迹的读书人,而是对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士子的特定称号,因为一旦进士及第,仕途一片光明,前途远大,假以时日就可以官至一品,虽然今天还穿着无官无职的白衫。

  过于推重进士也有弊端,人人都想经由进士科出身,结果导致了王定保总结的一个怪象:“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后人将“白衣卿相”的称谓扩大化,只要是尚未得中功名的读书人,一概美称为“白衣卿相”,虽然是对读书人的鼓励之词,但已远离其本义了。

0
回帖

“白衣卿相”原来是推重进士的称号是吗?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