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大苏大两医生撤回疫情医护心理安康论文:结论不成靠

1天前 (12-02 23:04)阅读1回复0
小小的人啊
小小的人啊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5846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1692
  • 回复0
楼主

疫情期间,新冠肺炎病房和非新冠肺炎病房的医护人员的心理安康情况若何?近日,徐州医科大学从属病院和苏州大学相关从属病院一篇阐发其心理安康情况的研究论文被撤回,次要原因是,做者们认为其结论不成靠,主动要求撤回该论文。

2022年11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心理学研究与行为办理》(Psychology Research and Behavior Management )颁发 撤稿阐明称,应做者的要求,因论文结论不成靠,撤回徐州医科大学从属病院De-Qin Geng(耿德勤)和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Xing-Shun Xu(徐兴顺)做为配合通信做者的一篇研究论文。

国际学术期刊《心理学研究与行为办理》11月22日颁发的撤稿阐明。

该论文题目是《COVID-19时髦后医护人员的心理医治和随访:单中心经历》(Psychotherapy and Follow-Up in Health Care Workers After the COVID-19 Epidemic: A Single Center's Experience)。

该论文于三个多月前、2022年8月18日颁发。签名做者有Hao Chen、Qing Ma、Bo Du、Yan Huang、Shi-Guang Zhu、Sheng-Li Li、De-Qin Geng、Xing-Shun Xu。

该论文的通信做者是De-Qin Geng和Xing-Shun Xu。此中,De-Qin Geng的签名单元是徐州医科大学从属病院神经内科,Xing-Shun Xu的签名单元是苏州大学从属第二病院神经内科、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江苏省严重神经精神疾病研究重点尝试室。

上述撤稿阐明称,应做者要求,期刊编纂部和出书商希望撤回上述已颁发的文章。该论文颁发后,签名做者们认定,其陈述的发现不再可靠。“详细而言,做者们在研究期间设想和利用的工做压力和工做风险量表不切确,招致受试者的陈述纷歧致。做者们还发现,该研究招募的参与者人数较少,招致陈述的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症状和心理医治前睡眠的统计不同存在不同。此外,做者们也没有考虑参与者过去的病史,那招致其陈述的成果和随后的发现愈加纷歧致。做者们要求撤回文章,编纂赞成了那一决定。做者对形成的任何未便表达歉意。”“被撤回的文章将保留在收集是,以连结学术笔录,但它会在每一页上加上数字水印,显示为‘已撤回’。”

12月2日,据徐州医科大学相关部分工做人员确认,通信做者De-Qin Geng的联络体例确为该校从属病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耿德勤的。

徐州医科大学从属病院官网显示,耿德勤系主任医师、传授。他是国度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凸起奉献专家”、国度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专科联盟首届委员,长三角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会长,徐州医科大学从属病院主任医师、二级传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和徐州医科大学),博士后协做导师;仍是从属病院脑科病院副院长、脑血管病介入诊治中心副主任、神经病学与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神经内科主任;主编《现代诊断与医治》、《神经内科临床医嘱手册》等专著、教材等15部(本)。

12月2日,澎湃新闻从苏州大学相关部分得悉,通信做者Xing-Shun Xu的联络体例确为该校神经科学研究所徐兴顺传授的。他此前在苏州大学从属第二病院任职。

江苏省医学会官网2016年发布的该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及相关疾病学组第一届组员名单显示,副组长系“苏州大学从属第二病院徐兴顺”。

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官网显示,徐兴顺系主任医师、传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严重研发方案项目负责人。他2007年结业于美国东田纳西州大学医学院获生物医学博士学位。2010年3月参加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其研究标的目的是:抑郁症发作机造、脑卒中的临床危险因素阐发及医治研究、神经遗传研究。

苏州大学从属第一病院官网称,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传授、博士生导师徐兴顺系Neurotoxicity Research, Scientific Reports, Frontiers in Neurology等多个杂志编委。

涉事论文称,通过随访,阐发接触过COVID-19病房的高危医护人员 (HHCW) 和接触过非COVID-19病房的低危医护人员的心理安康情况。198名医护人员参与研究,共抽取168份问卷停止评论。此中,93人在HHCW组,占比55.4%;75人在LHCW组,占比44.5%。 两组受试者在工资、职业和利他行为方面存在显著不同(P0.05)。 两组之间的焦虑、抑郁、失眠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评分没有显著不同。 逻辑回归显示工做压力是医护人员精神障碍的一个次要配合危险因素。 在所有医护人员中,共有58人自愿参与了心理医治;阐发显示,参与心理医治后,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工做压力和工做风险显著降低。心理医治前后积极和消极应对体例也存在显著不同。论文的结论是:在目前的随访中,工做压力是招致医护人员精神障碍的次要因素。心理医治有助于压力办理,应提赐与新冠疫情一线医护人员。

但是,该论文目前已被撤回。

0
回帖

徐州医大苏大两医生撤回疫情医护心理安康论文:结论不成靠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