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大公无私体现在哪里?

3个月前 (10-04 06:12)阅读2回复0
雕刻瞎
雕刻瞎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9936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9872
  • 回复0
楼主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人民群众关注的“五子”(位子、孩子、票子、房子、车子)问题上,表现出他一贯的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堪称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

对待位子

周恩来同志参加革命工作数十年,从不争权争位,即使在他本来可以受任于更高的职位时,他都让位给他人。

  遵义会议后,周恩来从党的最高利益出发,自动退居助手地位,让毛泽东同志指挥红军行动,从而保证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这对实现党的伟大转折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海外学者普遍认为,周恩来一生中有许多次机会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头号领袖,但他虚怀若谷,甘居次位,从不谋取唾手可得的最高权力。

  30年代初,他退居李立三之后;1945年党的“七大”后,他极力举荐老同志朱德和有能力的刘少奇同志,退居朱德和刘少奇之后。西方学者在《中外学者论周恩来》一书中这样赞扬:“周恩来小心谨慎地避免强求任何个人权力,而在努力贯彻与实行国家与革命政权的政策时,则一向是个热心的工作人员。

日常生活中,周恩来同志将名、权、利看得很轻很淡,他多次告诉记者,要多宣传群众,不要突出他自己。1955年,邓颖超同志参观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发现纪念馆内周总理的像比别的教员的像大一些,就向总理反映了这一情况。周总理便委托邓颖超转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同志,把他的像放成同别的教员的像一样大,并深情地说:“那几位同志都为革命牺牲了,我们的像不应当超过他们。

对待孩子

周恩来同志无子女,却有不少侄子和侄女,可他从不利用职权为他们谋私利,有时甚至合理的照顾也不接受。他的一个侄子在北京钢铁学校任教员。因两地分居,组织将其爱人从淮安调到北京。周恩来知道后,耐心地劝他们说:“我是负责城市人口精简工作的,不能带头违犯政策,为什么不调回淮安,而要调到北京呢?”经过一番开导,侄子和侄媳收回已办好的手续,又一起调回了淮安。

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对亲属到底是你影响他,还是他影响你?一个领导干部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你不能影响他,他倒可能影响你。我呼吁,我们的领导干部包括我在内都应该做表率。”为此,他对自己的侄子侄女要求特别的严格。1968年侄女周秉健到内蒙古去插队,临走时,周总理亲切地握着侄女的手说:“你到内蒙古牧区去,一定要和蒙古族的同志搞好团结,虚心向他们学习。

  ”到草原后,秉健牢记伯伯的教导,吃苦耐劳,很快得到了群众的信任。 1970冬天,她报名应征入伍,并获得了批准。1971年元旦那天,秉健穿着军装高高兴兴去见伯父和伯母。不料,一进门,周恩来就冲着她说:“你能不能脱下军装回到内蒙古草原上去?不是说内蒙古天地广阔吗?”他见孩子有些想不通,又亲切而严肃地对她说:“你参军虽然符合手续,但内蒙古这么多人里面挑上了你,还不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我们不能搞这个特殊,一点也不能搞。

  应该让牧民、工人的女子到部队去,你在边疆是一样的嘛!”秉健完全想通后,经部队领导同意回到了草原。后来她又被推荐上了大学,周恩来坚持让她学蒙文,毕业后继续回草原为牧民服务,长期在那里扎根。秉健不负伯伯的厚望,一直留在了内蒙古。

对待票子

周总理虽然是全国的当家人,可他向来都是公私分明,两袖清风。

  出国访问,按规定外交部都发服装费,但从实行工资制后,总理都不准领,不用公款制装。对外国送给总理个人的很多礼品,如高级照相机、精美瓷器、猎枪、运动手枪、地毯等等,总理都转交有关部门。一次他去外国大使馆开会,中途去了北京饭店的卫生间,出来付了4元钱。

  收款人很为难,总理解释说:“我怎么可以白白享受呢?”

总理生前外出到各省视察,每次都按标准付清饭钱,就连泡茶的费用他都如数付清。一次他去上海视察,每天只准警卫人员给他泡一杯茶,经常是端着这杯茶到办公室到会议室,从楼上走到楼下,直到茶的颜色没有了还在喝。

  警卫人员想替他倒掉,再泡一杯,他也不允许。泡茶的费用,他不准警卫人员报销,坚持从自己的津贴中开支。总理说:“不这样做我的津贴干什么用?”

周总理不但不沾公家便宜,也不接受别人送的礼品。有一次,他过去的秘书、当时的福州军区副司令员龙飞虎给总理送来一筐新鲜的橘子,想让老首长尝个鲜。

  总理知道后说:“我不需要。”他让问一下橘子多少钱,问了是25元,总理说:“给他寄50元去。”秘书说:“是25元,你寄去50元,多余的他会退回来的。”总理说:“多余的让他处理,不这样做就制止不了他,这样以后他就不再送来了。”从此以后,龙飞虎再不敢送东西来了。

总理对自己要求严格,生活克勤克俭,对别人的疾苦却关怀备至。身边的工作人员谁家经济上有困难,他慷慨资助,还收养了十多位烈士的子女。他还将节省的钱交了党费。据他侄子回忆,交得多的有三、四次,每次都是交几千元,最多一次交了7000元。

对待房子

在对待房子问题上,周总理同样表现出一个革命者应有的高贵的品质。

  他的办公室是中南海三间旧式平房,从1949年进北京城直至病重住院的26年里,他都是在这间办公室度过的。这间平房,油漆脱落了,地是砖地,窗户裂着大缝了,还用纸糊着。1959年初,身边的工作人员乘他外出,对房屋进行了简单维修,铺了地板,改了顶灯,换了白色的窗帘。

  周总理对此进行了严肃的批评,然后自己付了维修费。为此事,他三次在国务会议上作了自我批评。

1958年,北京市给总理送了一个远景规划模型,一直放在西花厅,其中有国务院办公大厦、各部办公楼的规划。总理明确表示,在他任职期间,不盖国务院办公大楼。

周总理出差或到外地视察,经常坚持住普通的招待所,而不住宾馆。1973年6月9日,周总理回到阔别26年的延安。同志们看到周总理来了,恨不得把心掏出来迎接亲人。可是总理谢绝盛宴,不住宾馆,硬要住普通招待所,睡硬板床。负责接待的同志看到总理生活这样俭朴,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对待车子

新中国建立后,周总理一直坚持私人用车交费的规定。工资下发后,他总要检查是否扣除了用车费。他把看戏、跳舞、到公园散步、到医院看病、私人访友、接送亲戚,都算作私人用车,坚持交费。并且几十年不间断地提醒司机记账,每月总是督促司机及时清账,绝不能少交一元一角。

周总理是我国第一个乘国产红旗车的人。红旗车刚研制出来,他就将这种车定为自己的专车。他说:“别人不坐我坐,我喜欢坐国产车。”

有关部门想给总理换一辆奔驰车,他严肃地说:“那个奔驰车谁喜欢谁就去坐,我不喜欢,我仍坐红旗。”他还说:“我们国家底子薄,还是一穷二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都要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光荣传统。

  外汇很宝贵,要用在建设上,不该花在消费上。

就这样,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始终都是严格要求自己和亲属,多年来,形成了10条不成文的家规:晚辈不能丢下工作专程去看望他;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一律到食堂买饭菜,有工作的自费,没有工作的总理代付伙食费;看电影(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准用招待券;不准请客送礼;不准动用公家的车子;个人生活凡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别人办,生活要艰苦朴素;任何场合都不要讲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1,周恩来死后没有留下一分钱的财产 2,周恩来死后无一儿一女 3,周恩来死后不留骨灰

0
回帖

周恩来的大公无私体现在哪里?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