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记者都如许了,我辈农人可还有苟生之机?致中共山东省平度市委书记王中先生的 (转载)

1天前 (12-03 02:05)阅读1回复0
niannian
nianni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0
  • 经验值5874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1748
  • 回复0
楼主

  致中共山东省平度市委书记王中先生的

  2011-06-17 14:12

    尊崇的王先生钧鉴:

    数年前曾修书于您,经年后再次修书,仍显轻率和鲁莽;但因一位自称是先生学生的网友的鼓舞,给了我写那封信的力量。在那个日益喧哗、纷繁的社会,一位曾经做过大学教师的市委书记,在我看来,起首仍是一位知书达理的读书人;而读书人之间的交换,自当坦率而热诚。 

    我对“教师”充满敬意,不只因为那曾是一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也不只我曾深受教师们的教诲而得以生长,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我家亦教师世家,共有5人曾杏坛留痕:家父不只曾投身行伍,还曾执三尺教鞭;兄现任教于郭庄中学;姑父、姑母均为退休教师;先表兄亦曾任职于平度一中。

    2000年,20岁的我,从平度九中结业后,负笈北上,肄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结业后投身报界,离乡至今已11年。11年中每次返乡投亲,虽然往来来往渐渐,但仍会不经意发现,那座城市的些许改变:街道越来越宽大,空中越来越清洁,学校越来越有书卷气,书店的图书越来越丰硕、越来越有风格,以至还有了充满现代气息的咖啡屋、茶室,让文化人有了“诗意栖居”的所在。

    平度是块文化底蕴深挚的地盘。关于从那里走进来的人来说,那些改变城市被暗暗地记在心里,并感念着为此付出辛勤奋动的人们,以至心有等待:等待有时机回报那块养育本身的地盘。当然,那种种改变,也凝聚着您和您的同事们的汗水与辛勤。做为生于斯长于斯20年的平度人,我应该向您那位来平度任职仅数年的“新平度人”称谢,那是礼数,也是心意。

    吾乡平度之来历,说法有二:官家曰“平法度”,出自《汉书》;民间曰“安然过活”。虽无定论,但细思量,两者颇耐玩味:若无官家“平法度”,民间若何“安然过活”?

    然而,于我而言,故土的诸多改变中,有几美妙,往往也会意味着有几不美妙;以至恰是那种种不美妙,更能让如我如许的游子,辗转反侧,肉痛不已:每小我的故土都在沦亡!久而久之,更觉不吐不快。

    我的故土,名叫“金沟子”。据我考证,我陈氏源自古即墨——古岘;十一世祖讳景实、景昂二公(均系庠生),于前清康熙年间,自平度城西关迁居于此,已近三百年矣;期间历代祖先荜路蓝缕,开枝散叶,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始有耕地两千多亩,生齿八百余寡。

    故土可谓“地灵人杰”。位于村东的金沟梅花河,因每年冬河面结冰且多呈梅花状而得名。据《平度县志》记载,平度先贤、顺治三年进士官靖共曾题诗《荆沟冰梅》,笔录了其时“金沟梅花”的盛景:

    溪冻老蛟丑做态,玉鳞寂寂媚冰肌。

    疑从云母屏中见,好是鲛绡帐立窥。

    蒲月江城吹不落,三冬水国结偏奇。

    清香欲臭无由起,只对寒流惜艳姿。

    常常感念于兹,常缅祖先好事,常思山川锦绣,更觉我等后人当倍加惜之才是。

    但是近年来,跟着城市圜展,我村耕地日减:自西向东,从南到北,本来列祖列宗耕作的两千余亩地盘,现今已不敷数百亩。对我村长者而言,城市化带给他们的,是赖以保存的地盘的丧失,而不是从农人到市民的身份改动、权力保障;八百长者不只多有“地盘无可耕种之虞”,且怀“半生无可依靠之忧”。

    耕地上种出大楼来,本已是咄咄怪事;更兼屑小之徒,上下其手、中饱私囊、恶人治村、横行蛮横,竟让八百长者将世居的宅基地腾为商品房土地,而搬到耕地上新种的楼房中,还美其名曰“旧村革新”,借以威吓、迫使八百长者“敢怒而不敢言”,中共民主革命期间“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政治抱负,竟然在共和国六十余年后,在那个被公众寄予“安然过活”生活抱负的处所,演酿成了“耕者不克不及有其田,居者不克不及有其屋”!

    家父、兄等人,虽位卑言轻,但不失读书人“威武不克不及屈”之气节:目击种种劣迹,仍能敢言力陈其弊;然未料自2006年以来,我家却屡遭抨击:

    ——是年11月10日,小麦地被洒大剂量除草剂,以致昔时该地块绝产,后被盖上楼房;

    ——11月18日凌晨3时,窗玻璃被砸,家人吃惊吓;

    ——为此新建院墙以护家,却在11月26日被推倒,父兄祖母等人,非文即弱,焉能是地痞地痞打手之敌手?遂遭殴。

    以上种种,家人均曾报官,却至今不见任何结论。

    ——2011年6月4日,村官通过德律风威胁我:“若你家人再为地盘事上访,别怪我对你和你家人不客气!”

    ——2011年6月16日,我家人屡次找村经济组织收割小麦,均被村中地痞地痞阻遏;又找邻村人帮手,成果同样被该批地痞地痞阻遏;目睹全村小麦收割完毕而独剩我家,家人无法只得三更收割;花甲之年,苍颜鹤发,家父母蒙此奇耻大辱,恨藏于吾心甚矣!

    如斯劣迹种种,均因官家自卑,从未依法登门与家父母言及征地抵偿事、被上楼事;吾父母遂不赞成出卖我们祖祖辈辈赖以保存的耕地、不赞成把我们强行搬离祖祖辈辈栖身的老宅,而挡了恶人财源。

    尤为可恨之处在于,以上诸多犯警行为,之所以屡屡得逞,并使得八百长者“敢怒而不敢言”,均因屑小之徒屡借先生名义,鼎力大举鼓吹开发商是“有布景的”,“后台硬”,并表示某开发商姓“王”之故。

    在此,我应该向您诚恳地报歉,并等待您能承受:因为在前几年,我未经认实思虑鉴别,竟也信流言认为实,所以对先生多有成见;如今想来,悔不妥初!

    后数逢先生素交同僚,多言先生乃军人家庭身世,洁身自好;自苏之鲁,谨言慎行;登三尺杏坛,桃李全国;投身官场,岛城人誉“笔杆子”;近来又有志气相投之网友,自称先生高足,言语中对先生倍加爱崇,更令我顿生敬意。

    我偶于平度政务网不雅先生,觉英俊伟岸,器宇非凡,颇有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全国之雄姿,而绝非屑小之徒所言池中之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念及家国情事,宝成虽身居报业,敢担为民请命之责,然毕竟一介平民墨客,纵可呼号于全国,然末不似先生之掌权益:权益者,犹如报业耳,全国之公器也!无法家事日艰,常思家人安危,竟如2006年“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

    不雅吾乡志,历朝历代,不乏名流,从最早见诸史册的“九贤之首”即墨医生,到明清以降的叶宗恪、潘中、陈所闻、吉灿升、潘民表,不只留名于史册,亦曾芬芳于平度士子心中。何哉?该因列位先圣先贤达“四境之内有一民不安,则守牧之责也”。

    先圣先贤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倍感家人安危不保,故久不克不及寐,秉烛夜书,诉之以思乡念亲之苦,更恳请先生能于百忙之中,周知我家人财富、地盘、庄稼、房屋之安危,照顾我故乡八百长者之前途命运,以防悲剧之不重演;催促部属能遵守法律王法公法,循乎天理,近之情面;为长久计,为苍生计,为全国读书人威严计;惩恶扬善,激浊扬清!

    诚如斯,不只我辈感念先生,先生之名亦将流芳史册、芬芳士子之心矣。

    书不尽言,明天将来方长。

    恭请

    钧安!

    南方都会报驻京时局记者

    陈宝成

    谨上

    时共和六十二年夏历蒲月十六日凌晨三时于家人割麦之时

0
回帖

转载-记者都如许了,我辈农人可还有苟生之机?致中共山东省平度市委书记王中先生的 (转载)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