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问学”与“尊德性”——从“内圣外霸”的适用主义谈起

12小时前 (03:51:31)阅读1回复0
小强
小强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8
  • 经验值5786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1573
  • 回复0
楼主

写在前面:那是基于与关不羽兄继《酒汉理论:我们不克不及享受民主的理由》一文的议论引申的,关兄为之做文《岂行是暖和与激进之争?——“五四”的深思》,来深思“五四”那个传统的断裂点的“激进”主义:“‘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那么一个整体,一个高调度想主义的整体,一个‘理性构建’招致失败的活标本,一条通向奴役之路。高蹈虚空的‘国民性革新’‘文化革新’公然是‘一万年太少’,只能等人家来‘分秒必争’。”在那一点上我与之共识,但是关于传统与“科学、手艺”问题却有歧义。故而提问:

  辜鸿铭论儒臣与大臣:“张文襄,儒臣也;曾文正,大臣也,非儒臣也。三公论道,此儒臣事也;计全国之安危,论行政之得失,此大臣事也。国无大臣则无政,国无儒臣则无教。政之有无,关国度之兴亡;教之有无,关人类之存灭。且无教之政,末必至于无政也。”那也是教和政之区别,也是张之洞的南洋与李鸿章的北洋之区别,也是孔子的鲁国和管子的齐国之区别,也是二程和墨熹之区别,也是明朝陆王心学和清朝训诂考据之区别,更是五四民族性革新与宪政民主理论的区别。

  关兄说孔子的礼和墨子的注,都是适用的,说二程被墨熹稀释,陆王还没待发扬感化,总而言之,中国在教化问题上、在人道(心性)革新上,是不为经历适用多的,也即中国有手艺上的用。而近代西方的现代化,也是归罪于手艺创造,如“蒸汽机-铁路汽船-城市化”。而五四更大的问题能够说是创造了一堆粗造滥造的口号,并为人好用,但是在我看来五四仍是引介了“科学精神”,昨晚与关兄议论到三点,也就归罪到那个问题上,关兄的意思是西方科学是因为航海的需要,才鞭策的,所以“科学精神为西方所孕育,是其系统”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如斯归根到了适用主义?但是好问“为什么”的西方精神和“存而不管”的适用主义是一路的吗?

  在此我要填补的是西方的“科学精神”不但存在于古希腊因为多神教而产生的“智知主义”,但即使苏格拉底也是要遵从“神明”,那点是与基督有跟尾的,而中世纪的经院派关于神学的建构,也是关心于“天空”的;相反中国在那个问题上,强调在世间的伦理理论,即人文主义,那与“昂往天空”的神本主义是有区此外。

0
回帖

“道问学”与“尊德性”——从“内圣外霸”的适用主义谈起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