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了望(公元1605-1686年),甘肃陇西人,原名家柱,字胜用,后名荷泽、予望、了望,别号绣佛头陀。是明末清初文坛、书坛的一位大家。1644年,王了望受冤入狱,挥笔写就《冤辩》一文,也正是因为此文打动了当时巡按甘肃的魏琯,以“怜才”施以援手,让王了望重获自由。
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王了望被岷州州学推举到京师国子监。在京10年中,王了望广交文友、转益多师,诗文、书法受王铎、陈名夏、熊师旦、傅山、张瑞图等人影响较大,并在创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王了望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书法成就更为显著,其笔墨酣畅淋漓,豪放跌宕,于明末清初草书中自成一格。
可由于历史原因,真迹大多散失,为后人了解甚少。
王了望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因多种原因未能载入文学史,但很多作品还是体现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清代学者吴之珽所著《襄武人物志》中记述“天分特高,每成一篇,独有生气”、“思风言泉,飙发湍流,虽不必上拟陈思《豆萁》、正平《鹦鹉》,要亦自能倚马可待”就是对王了望文学水平的评价。
陈名夏等人也称赞其为“李贺再世”、“陇西才子”。王了望一生博览群书,以读书为乐,达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他留存下来的文章、诗歌、联语等,虽存量不大,总字数也不是很浩繁,但确独具风采和品格。
在王了望的文学作品中,影响最大的是受冤入狱后在狱中所作的《冤辩》。
是一篇构思奇特,辨理清晰,叙事严谨,情感充沛的佳作。《冤辩》一文开篇以“积毁铄金”入手,接“业羽折轴”之语,形成了一个对偶、排比的联句,气势先声夺人,并以反诘的语气叙述,使文章开篇便气脉充沛,令人喟叹。其后,作者详细描述了自己蒙冤入狱的事件过程,夹叙夹议,引经据典,陈述论辩。
结尾处,一句“沉云蔽日,终有一明,薄雪盖人,终有一见”表达出作者受冤的委屈和对生活的期待。全文旨在叙事的基础上说理,以理服人,使人在感动中洞察作者的良苦用心,对其蒙受冤屈、为人迁怒、受人诬陷的愤慨感同身受。
王了望文采出众。
但在历史上影响最深的则是其在书法上的造诣。时至今日,人们谈起王了望,大都以书法家相称。明清之际,书法界流派纷呈,除了董其昌、邢侗、米万钟、张瑞图为首的“明末四家”,还有一支书法流派异军突起,这一书派以黄道周、倪元璐等人为首,书风注重个性,摆脱习俗,标新立异,富有创新精神。
在这一书派中,最为特殊的应该是王了望。当代工笔花鸟画大家莫建成在《王了望墨迹选辑》序中提出:“王了望的书法作品,属于典型的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由徐渭发其源,张瑞图导其流,黄道周、倪元璐扬其波,王铎、傅山助其澜,王了望泛其舟,编织了明清书法辉煌壮丽的华章。
首先,王了望的书法崇尚“古法”倡导下的文人审美。吴之珽《襄武人物志》中对其书法艺术的评价,“善书法,楷法中太傅,善仿王廙,行草归抚鲁公《争座位》,而变本加厉,纵横躞蹀,识者以为散僧入圣云,夫和鸾鸣驺,非不中轨,而追风蹑电,或以跅弛而致千里也”。
从书风来看,王了望的书法师承钟太傅,行草崇尚颜真卿,受怀素帖影响,在书法成型期,又受到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大师的直接影响,直走帖学一系,是典型的“古法”倡导下的文人书法。
其次,王了望的书法,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字体结构的处理,既其独创的字体偏旁不对称关系的书写方式,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也是他狷狂性格的一种直率表达,反映出他不随流俗,独述己见的个性特点。
王了望的这种书体,打破了当时主流的馆阁体书写形式,在不对称中寻求平衡和谐,给人一种奇崛、险峻的观感,在厚重的笔墨、节奏的变化、轻重关系的把握中,在打破规律之后返归平衡,在险峻中求得通篇气运贯通与淋漓,既张扬个性,又耐人寻味。
总之,王了望的书法笔墨饱满,庄重朴拙,一气呵成,趣味横生,既张扬个性又不失对前人的借鉴;既合乎法度,又突破樊篱,达到心态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尤其难得的是,王了望的书法形式多样,涉及楷、隶、行、草等多种书体,既有带着强烈感情色彩、凸显个性的佳作,如《六十一自寿》《驻云飞》等篇,纵笔取势,纵而能敛,顿挫有力,收笔回锋自然天成,字间连带,行气贯通,间架如满弓,行笔似游蛇,极具苍郁雄畅之风;又有中规中矩、深得前人精妙的作品,如《山岩洞避暑》中规中矩,楷中见隶,工稳持重,《病起言怀》颇得颜真卿《争座位》帖之妙,笔墨丰润,行笔洒脱,气韵贯通,显示出了其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功力。
王了望是一位大师级的书法大家,书法每平尺应该在1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