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二时辰是如何划分的?

3天前 (12-04 21:37)阅读1回复0
丸子
丸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6395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2791
  • 回复0
楼主

  中国古时把一日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喊做一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如今的两小时。西周时就已利用。汉代定名为夜半、鸡喊、平明、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进、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收来表达,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23时至01时):夜半,别名半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丑时(01时至03时):鸡喊,别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寅时(03时至05时):平明,又称破晓、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瓜代之际。卯时(05时至07时):日出,别名日始、拂晓、旭日等,指太阳初升的那段时间。

  辰时(07时至09时):食时,别名早食等,前人“朝食”之时,也就是食早饭时间。已时(0卯寸至11时):隅中,别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午时(11时至13时):日中,别名日正、中午等。未时(13时至15时):日映,别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申时(15时至17时):哺时,别名日展、夕食等。酉时(17时至1卯寸):日人,别名日落、日沉、薄暮,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戌时(1卯寸至21时):黄昏,别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亥时(21时至23时):人定,别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行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0
回帖

古代十二时辰是如何划分的?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