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看之治”的政绩重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小时前 (05:12:23)阅读1回复0
小小的人啊
小小的人啊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602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2049
  • 回复0
楼主

  李世民在位的23年(627~649)中,不竭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 体味教训,虚心听取臣下定见,减轻钱粮和徭役,减轻刑罚,使百 姓在战乱后可以休摄生息,从而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开展,为唐朝的富贵强盛奠基了根底。人们把唐太宗在位时的斐然政绩,誉为“贞 看之治”。

  唐太宗亲眼看到,强豪富庶的隋王朝,仅是粮食储蓄就可供全 国50年之用,但隋炀帝继位后不到13年便四分五裂,短寿而亡, 那给他留下极其深入的印象。因而,他不时重视以隋朝的消亡为鉴戒,重视人民的力量。他常说:“人君比如船,人民比如水,水能载船, 也能覆船。

  ”他摘取了许多轻徭薄赋、与民休摄生息的政策,促进 农业消费的敏捷恢复和开展。唐太宗还鼎力倡议俭省,并以身做则,以减轻国度和人民的承担。 他即位以后,没有大兴土木,建造新的宫殿,而是住在隋朝时建造 的且已陈旧的宫殿。为了削减宫中的费用,唐太宗下诏释放宫女,此中一次就释放3000人。

  唐太宗还严厉制止厚葬,规定五品以上的 官员和勋亲贵族都要严厉遵照施行。他在安放本身的陵园时,亲身造定例格:以山为陵,能放得下棺木就行。关于官员们的豪华行为,唐太宗也明令制止。为了包管国度的长治久安,唐太宗很重视挠好政治建立,任贤 和纳谏是他的两项重要政绩,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唐太宗以“求贤如渴”,“任人唯贤”著称。他认为,“致安之本, 唯在得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很重视选官用人。他主张“为 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鄙人,虽亲不消”。所以,在唐太宗四周,有身世士族的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有参与暗害本身的东宫 旧臣魏徵、王珪,有身世冷微的马周、张亮和刘洎,还有少数民族 的领袖。

  他对那些人,都能“量才授职”,“各取所长”,委以重任。因为唐太宗擅长举贤任能,多方面精选人才,所以,贞看期间人才 济济,一批有才气的文臣武将,尽为其所用。唐太宗任用贤才,还可以不计较小我恩怨,不讲究资历地位, 兼收并用,足够发扬他们的才气。李靖,隋朝末年在马邑当副长官,他觉察李渊有反隋的可疑迹象, 亲身前去江都向炀帝告发。

  后来在长安,他被李渊挠住,判了斩刑。 李靖能文能武,有很高的志向和特殊的军事才气。李世民晓得李靖的才气,几次向李渊恳求免去李靖的死功,李渊释放了他,李世民 把他安放在本身批示的戎行里当官,李靖后来成了唐太宗的宰相, 是唐太宗期间最有才气的军事统帅。

  玄武门之变前后,李建成的东宫集团中出谋献策和动用武力想 暗害唐太宗的人良多。李建成失败后,唐太宗不计恩怨,对他们量 才重用。魏徵本来是李建成属下的官员,他看到李世民的勋绩和权力越来越大,经常给李建成出谋献策,劝他尽量培育提拔本身的权力, 尽早除掉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计前嫌,对他加以提拔重用,把他做为本身的重要助手。王珪本来也是李建成手下的官员,积极为李建成献策反对李世民,李世民既往不咎,王挂后来官至宰相。薛万彻原是李建成手下的一员骁将,在玄武门之变时,曾带兵攻打李世民的秦王府,失败后流亡末南山,唐太宗派人将他请回来,录用他为本身手下的上将。

  关于本身的亲属、旧手下和亲信,唐太宗也不滥加任用,而是对峙任人唯亲的原则,量才授官。因为唐太宗重视选拔贤才,使得贞看年间人才之盛,为历朝所少见。唐太宗在位期间,共用宰相27人,绝大大都都是其时的出色人才,那就为改进吏治,促进政治的清明供给了包管。

  因为太宗虚心求谏纳谏,其时朝廷中勇于犯颜切谏的大臣良多, 此中最凸起的是魏徵。魏徵为人耿直,勇于婉言,很得太宗的重用,先后担任谏议医生、 给事中、秘书监等要职,位列宰相,他前后共向太宗进谏了 200多 件事,大大都都被太宗摘纳。唐太宗还任用勇于婉言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为宰相。

  房玄龄有谋,杜如晦敢定夺,史称“房谋杜断”。贞 看期间,因为一多量大臣“婉言极谋”,太宗“从谏如流”,开辟 了君臣共商国是的开通政局,使一些流弊得到及时纠正,使一些好的政令办法得以贯彻。谏浄之风是“贞看之治”的重要表现。

0
回帖

“贞看之治”的政绩重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