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恶不悛该典故从何而来?

2个月前 (10-04 11:35)阅读2回复0
路人甲
路人甲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7909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5819
  • 回复0
楼主

怙恶不悛的溯源:原句为“长恶不悛”。《左传。隐公六年》中记载,春秋时期,卫国联合宋目、陈国攻打郑国,郑庄公向陈国求和,陈桓公不许。大臣陈公子陀劝其接受,但陈桓公认为宋国、卫国都是大国,陈国是小国,现在不攻郑国早晚会是陈国之祸,遂不听劝告,结果郑国吃了大亏。没想到三年之后,郑庄公发兵进攻陈国取得了极大胜利。有人便说:“陈桓公坚持作恶不去改正,随之而来的就是自取其害,别人是挽救搴了的。”该东方典故的意思: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0
回帖

怙恶不悛该典故从何而来?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