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自幼“聪明绝人,肚量宏放”,在16岁时即得到其时雄踞文坛的才子顾况的垂青,在文坛上崭露头爾。他的诗篇篇切中时弊,表达了人民群寡的困苦和愿看,因而得到普遍传播,唐宪宗对他的诗大为赞扬,破格提拔他为诛官逐个左拾遗。白居易廉洁耿直,不畏存亡地上表诛言,末于得功了朝廷大臣,遭到上层统治集团的排斥,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被贬为江表(今江西九江)刺史。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被录用为杭州刺史。关于抗州,白居易其实不目生。在他十一二岁时,父亲白季庚任徐州别驾,白居易就从河南来到了徐州。其时徐州一带处在战火之中,白居易就辗转来到杭州,对杭州留下深入的印象。关于此次外放,白居易慨叹万千“退身江海应无有,忧国朝廷自有贤。
且向钱塘湖上往,冷吟闲醒二三年。”但事实上,白居易从未舍弃过本身的济世之志。来到杭州后,他深进民间,体察民情,时刻以苍生为念,“鳏悍心所念,翰札手自操”,为杭州的开展做出了浩荡的奉献。他发现“大致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于是把兴修水利做为任期内的一件大事。
其时,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遭到旱灾威胁,但钱塘县的县官却不容许用西湖水来浇灌农田,认为放了湖水会影响湖中的鱼和菱。白居易肃清重重阻力,亲身主持修建了一条拦湖大堤,增加了湖水容量,处理了农田的浇灌问题。公元824年,白居易衔命调离杭州,苍生们自觉地为他送行。
白居易深受冲动,写下了“若令在郡得五考,与君展覆杭州人”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杭州苍生的深挚豪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