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指学习成绩好,“仕”指官,合起来是学习成绩好的人给官做,科举制度就是遵循这一原则选各层官员的。
从孔子的高足子夏提出“学而优则仕”,孔子及其弟子并身体力行地在列国间的仕途上长期奔走之后,仕途与中国古代文人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文人为什么要入仕?还是用孔的话说:“学也,禄中其中矣”。对这句话,宋朝的皇帝宋真宗赵恒写过一首《劝读诗》,形象在予以阐释:“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村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女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仕而优则学”
人民日报 2月17日 第十五版 作者:王文杰
这种追求,有实现了的,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立谈而致卿相”,或者是科举时代的“朝为田野郎,暮登天子堂”,仕途上是有不少这样的幸运儿的!仕途,仿佛是一条平直的康庄大道。
“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几乎家喻户晓。可《论语》中的另一句名言“仕而优则学”(《论语·子张第十九》),就不那么走运了。细读《论语》,就可以发现“仕而优则学”与“学而优则仕”具有同等分量。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这两句话是一个哲学范畴的两个重心。
两句话,只是把每句话的一头一尾作了一字调换,但意思全变了,重心移位了。前者,是讲学优者才能为仕;后者,是强调做好官同样离不开学习。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习,是人一生的事情。
“学而优则仕”与“仕而优则学”,是孔子一根思想青藤上结出的两个果实。
可是两个果实却遭到了厚此薄彼、畸轻畸重的不同命运。无论是作为警世名言,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受重视的程度,“仕而优则学”都远没有“学而优则仕”那样流传广泛。原因是不少人把学习当成了敲门砖。门敲开了,还要砖头做什么?其实,学而优则仕,可以称之为得仕有方,取官有道。
从隋唐一直延伸到明清的科举制度,虽然因在这条漫长而拥挤不堪的羊肠小道上,演出了层出不穷、夺人魂魄的悲剧而最终遭到了历史的遗弃,但鼓励人在学习奋斗中实现自己人生目标这一点,至今以它固有的积极因素仍然闪烁在历史的长空中。可仕求到位、官到手了呢,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学而不已、孜孜不倦?孔子的教导是,要当一个好官就必须学习,否则就是一个庸官,一个昏官!
为仕者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学习,这是身兼要职、社会赋予他比别人多一份责任决定的。
职务提升了,面对新的工作,新的任务,不学习,怎么去做好工作,当好这个官?有地位不一定有学问,有权力不一定有知识,学而知之,不学习,高高在上,危险性更大。而且,走上领导岗位,交往多了,活动多了,视野阔了,诱惑也多了,容易迷离,被蛊惑。如何抵御?节制天性,修炼人性,药方很多,学习最要紧。
学习,可以养性,可以修身,可以理气,可以静心。领导者要保持一身浩然正气,不能放松学习。
大凡,为仕做官之前,可以远离某种繁杂的骚扰,容易在寂静的求学中阻断外界的喧嚣,在自己的追求中保持一份天然的身心的纯净。一旦当了官,政务缠身,要事不断,又不甘心在杂沓事务中敷衍日月,容易整天陷入繁忙之中。
惟其繁忙,更应该排除干扰抓紧学习。作领导者,有限的时间多为“公共性”的事务所占据和分割,多在被动的驱使下行事。在应付、应酬中不可自拔。惟其不可自拔,更应创造一点属于个人的时间与空间来补充自己。因此,为官要不为官所累,做仕要不被仕所陷。保持一点独立的人格,保持一点属于自己的由学习带来的愉悦,就显得更加重要。
建设学习型社会,先要提倡“仕而优则学”。领导学在前,你讲话,你号召才有力量,才能形成一种风气。
看了以上的报道,应该知道“学而优则仕”的意思吧!
“学而优则仕,性而优则学” 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子夏》。仕者,做官也。在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读书人的唯一出路是做官,读书人只有做了官(大小皆可),掌握了一定的权力,才有可能实现报效国家、造福人民的愿望。但做了官并不表示就可以停止学习了,做官的人为了把官做得更好,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学习——做官——再学习,循环往复,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这句话是劝人向上的,是劝人奋斗的,不是劝人为恶的。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也可以理解为:学习——做事——再学习。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子夏》。仕:仕官,仕途;通俗的解释:只要学习用功,有成就的人,必然在仕途上高人一等;反过来说:要在事业上成功,在仕途上高人一等,就要在学习上用功,学到真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