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叶圣陶童话(附书影)

1天前 (12-07 10:48)阅读1回复0
王富贵
王富贵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6750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500
  • 回复0
楼主

3.说说《稻草人》及其各类版本

    肖毛

     1.中国第一部童话集

     1923年11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书了一本“空前”的小书。书的名字,在1924年1月28日出书的第107期《文学》报(原名《文学旬刊》)中缝告白上能够看到:

   商务印书馆

   1923年出书的

   文学研究会

   丛书

   稻草人(童话集)

   叶绍钧

   一册九角

   《稻草人》的出书是空前的,因为之前中国并没出书过用白话文创做的童话集。虽然比及1924年,《文学》报才起头为《稻草人》做告白,但早在1923年10月15日,第92期《文学》报上已经刊出了一篇郑振铎为《稻草人》所做的序文。那时,该书还没有正式出书。

   那是一篇具有一孔之见的,文摘斐然的,充满热情的序。做者安身于充满痛苦的现代人生,凭着对叶圣陶的创做履历及《稻草人》的领会,深入总结道:

   “最初,他的关于人世间的期看,遂随了《稻草人》而俱倒。‘哀者不克不及使之欢乐’,我们看圣陶的童话里的人生的过程,即可知现代的人生是若何的凄冷悲苦;即梦想者尽量欲使之在抱负的国里美化那么一瞬,仅仅是一瞬,而在事实上也竟不克不及办到。”

     对《稻草人》的语言艺术,郑振铎则由衷地赞颂道:

     “我们便不知不觉的惊异并且要带着敬意,赞颂他的完美而细腻的美的描写,其实的,像那种的描写,不只非近来粗浅而强调的做家所能想看得到,即在《隔阂》里也难觅得那种同样的文字。

   在描写儿童的白话与人物的个性一方面,《稻草人》也是很胜利的。

   圣陶在艺术上,我们实能够公认他是如今中国二三最胜利者傍边的一个。”

   2.《稻草人》的草创时间与颁发刊物

   1921年11月15日,叶圣陶写出他的第一篇童话《小白船》,尔后便起头陆续创做童话。在《稻草人》序中,郑振铎曾如许说:

   “圣陶最后下手做童话,是在我编纂《儿童世界》的时候”。

   查电子版《上海出书志》,《儿童世界》创刊于1922年1月16日,是“中国第一本以颁发儿童文学做品为主的期刊,商务印书馆发行”,最后的兴办、主编者为郑振铎,其余主编还有徐应昶等。《稻草人》中的全数童话,最后均刊发于《儿童世界》:

   “而中国第一本用白话创做的童话单行本,则是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书的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签名叶绍钧,郑振铎做序,许敦谷插图。收辑了做者写于1921~1922年的23篇短篇童话(均颁发于郑振铎兴办并主编,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儿童世界》杂志上)。鲁迅称《稻草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本身创做的路的’(《〈表〉译者的话》)。”

   鲁迅先生在《朝华夕拾·二十四孝图》一文中(初发于1926年5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10期),也曾提到过《儿童世界》:

   “每看见小学生眉飞色舞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巧,天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同情。”

   看起来,1926年的《儿童世界》已经走上了下坡路,但却非郑振铎的过失。电子版《上海出书志》介绍说,郑振铎任《儿童世界》的主编时间仅一年。1922年12月21日出书的第59期《文学旬刊》(据上海书店影印《文学周报》合订本第一卷),在第四版上有一条“西谛启事”:“我如今关于文学旬刊及儿童世界已不复编纂的专责。……”可见,《二十四孝图》一文刊出时,《儿童世界》的主编早已易主。

   江苏教导出书社1988初版《墨自清全集》第一卷P154,有一篇《我所见的叶圣陶你我》(《你我》甲辑),也介绍了叶圣陶创做童话的颠末:

   “我第一次与圣陶碰头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不久,中国公学突然起了风潮。……各人都住到上海来。……颠末了一个月……风潮完毕了,我到杭州教书。那边学校当局要我约圣陶往。……在校时各据一桌,我只预备功课,他却老是写小说和童话。”

   那么,叶圣陶最早的童话是在杭州创做的。对此,墨先生还有更详尽的记载:

   “那时他小说的素材,是旧日的储积;童话的素材有时却是半晌的感兴。如《稻草人》中《大喉咙》一篇即是。那天早上,我们都醒在床上,闻声工场的汽笛;他便说:‘今天又有一篇了,我已经想好了,来的实快呵。’那篇的艺术很巧,谁想他只是半晌的构想呢!

   ……他在杭州不外两个月,写的实很多,教人羡慕不已。《火灾》里从《饭》起到《风潮》那七篇,还有《稻草人》中一部门,都是那时我亲眼看他写的。”

   3.《稻草人》的各类版本

   《稻草人》共收进23篇童话,商务印书馆1923年11月初版。“1932年,《稻草人》转回开通书店出书。”(据《上海出书志》)

   从1932年至今,冠以《稻草人》或含有初版《稻草人》中部门童话的各类叶圣陶童话集,国内不知共出过几种,我搜集到的书目只要那些:

   1.《稻草人》,商务印书馆1923岁首年月版

   2.《小白船》,艺林书店1936年出书

   2.《叶圣陶童话选》(10篇) ,中国少年儿童出书社1956年5月初版,95页,黄永玉插图

   3.《稻草人和其他童话》(15篇) ,中国少年儿童出书社1956年5月初版,1979年第2版,许敦谷、黄永玉插图,152页(据说还有1984年版)

   4.《The scarecrow》(9篇,英文版)外文出书社1961岁首年月版,1978年第四版,97页,黄永玉插图

   5.《童话》1985年,新蕾出书社

   6.《叶圣陶童话选》1986,吉林人民出书社

   7.《叶圣陶童话故事集》(24篇),叶至善编,宁夏人民出书社1998岁首年月版,204页

   8.《稻草人》,西安出书社1998岁首年月版,列进《中国20世纪童话宝库》之一

   9.《叶圣陶集》(此中含有童话卷),江苏教导出书社2004年出书

   10.《叶圣陶童话全集》,人民教导出书社2006年出书

   11.《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中国少年儿童出书社2005出书

   那些版本中,我只要(或者见过)第1、2、3、4、7种,皆为选本,原文又颠末做者后来从头修改,已非初版原貌。据网上找到的《叶圣陶集》《叶圣陶童话全集》《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序文,那三种书虽是全本,里面的文字也颠末了编纂改动,并不是初版原貌。

   4.《The Scarecrow》

   在各类《稻草人》选集中,其英文版现在最为罕见,此书是我不断保留至今的家中旧物,我只在旧书摊上见过一次。它的书名是:

    The Scarecrow

     Strories for children

    by Yeh Sheng-Tao

    打开它的版权页,能看见如许几行小小的中文:

    《叶圣陶童话选》

     黄永玉插图

    外文出书社

    1961年(大32开)第一版

    1978年第四版

    编号:(英)10050-446

    00110

    10-E-471P

   《The scarecrow》扉页上,还有一个副题:“A collection of for children”,比印在封面上的那行“Strories for children”更严厉些,固然意思大致不异。在目次页上,在“Preface”(媒介)的下面,印着童话目次,共九篇:

    The seed

    The Thrush

    The scarecrow

    The Statue of the ancient hero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The sensitive plant

    The silkworm and the ant

    The language of birds and animals

    The experience of a locomotive

   从《The scarecrow》扉页看,该书的中文名为《叶圣陶童话选》,初版时间为1961年。那九篇童话中,前七篇选自《稻草人》,末二篇《The language of birds and animals》(鸟言兽语)和《The experience of a locomotive》(火车头的履历),则选自叶圣陶的短篇小说集《四三集》。

   据《叶圣陶童话选》初版“跋文”,中国少年儿童出书社曾在1956年请叶圣陶“把童话旧做选一下,出个新簿本”,叶“选了十篇,每篇都给修改……又请伴侣看过。”又“请黄永玉先生给那个簿本做木刻图,承他一口容许,本年一月间就刻成了。”

   那篇“跋文”写于1956年4月10日,黄永玉先生的木刻插图应即1956年1月“刻成”。一般情状下,艺术家为文学做品创做的插图,创做日期很难查考,叶先生的一句介绍却为那些精妙的插图留下了详细的问世日期。但那些插图能否为彩版,我却不得而知,因为我也没有买到那种中国少年儿童出书社1956年的初版本,那篇“跋文”是从该社1979年第2版的《稻草人和其他童话》中看到的。

   不外,在《The scarecrow》中,收录的却都是黄永玉的彩色木刻插图,效果极佳,共九幅。假设加上《The scarecrow》封面上的阿谁乐得只剩一颗牙的稻草人,则有十幅之多。《叶圣陶童话选》中只收进几幅黄永玉插图,仍是黑白的,不免难免不美。黑龙江美术出书社出书的142页厚《黄永玉画集》版画卷中,也不外仅仅收录六幅,并且也是黑白的。

   《稻草人和其他童话》与《The scarecrow》的封面设想都是黄永玉,故二书封面构图完全不异,只是英文版封面画中的星星为黄色,中文版版封面画中的星星为白色。

   那个英文版很希罕,不知是谁翻译的。书前还有一篇做者序,也是用英文写的,似乎不曾公开颁发过。

    2004年1月13日0:12肖毛,17:28 07-1-4改

   4.《The scarecrow》英文版叶圣陶序

   肖毛

   1956年,中国少年儿童出书社请叶圣陶先生从他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中编选几篇童话,从头出书。成果,叶先生编成一本《叶圣陶童话选》,又请黄永玉先生创做木刻插图,收进书中。那一版,共收录十篇童话,此中六篇选自1923年商务印书馆初版《稻草人》。

   1979年,中国少年儿童出书社决定重印那个1956年版的《叶圣陶童话选》,又请叶先生“加选若干篇”,实即五篇(均非摘自商务初版《稻草人》),共得十五篇,叶先生给那个簿本起名为《稻草人和其他童话》,以与1956年版相区别。那一版,仅收进部门黄永玉插图,其余摘用的是许敦谷先生为商务初版《稻草人》所配的线描插图。

   那两种簿本的出书及编选情状,从1979年版《稻草人和其他童话》书后收的1956年版“跋文”、1979年版“编者的话”中能够领会。可是,在1956~1979年之间,国内还出书过一种与1956年版《叶圣陶童话选》渊源极深的英文版《稻草人》,那件事,晓得的人可能就不多了。

   那种英文版《稻草人》,由外文出书社初版于1961年,书前所收的序文(Preface)末尾签名“Yeh Sheng-tao”,并标明写做日期为1959年5月(May 1959)。那篇英文序的内容与1979年版《稻草人和其他童话》中收进的1956年版“跋文”和1979年版“编者的话”比拟,都不不异。英文序中仅有一段为译自1956年版“跋文”,但又删掉了一句话。那一段,在1956年版的跋文中是如许写的:

   “我想特殊说一说《古代英雄的石像》。那篇童话曾经选在语文课本里,很有些教师和同窗为了那篇工具写信来。他们根据各自的观点,问我是不是如许,是不是那样。我写回信老是那么说,我只能把写做其时的设法写一些。我其时认为次要的意思放在那篇的末端儿。无论大石块小石块,相互聚集在一块儿,展成实其实在的路,让人们在上边走,那是石块最有意义的生活。在展路以前,大石块被雕成英雄像,小石块垫在石像底下做台基,都没有多大的意义。至于大石块被雕成英雄像就骄傲起来,自认为不同凡响,瞧不起人:我那么写,只是揣测大石块其时的‘心理’罢了。那原是一种不大随便对抗的弊端,过往时代犯那种弊端的挺多,当前时代也得好好磨练才气不犯。我写小石块看见大石块骄傲以后怎么想,也无非根据它们其时的‘心理’。 ”

   从英文版序文看,中文版跋文的前面四句,与英文版序文略有差别,后面的话,两种语言却能够互译,曲到那里为行:

   “我那么写,只是揣测大石块其时的‘心理’罢了。那原是一种不大随便对抗的弊端,过往时代犯那种弊端的挺多,当前时代也得好好磨练才气不犯。我写小石块看见大石块骄傲以后怎么想,也无非根据它们其时的‘心理’。 ”

   此中,“那原是一种不大随便对抗的弊端,过往时代犯那种弊端的挺多,当前时代也得好好磨练才气不犯”那一句话很有份量,在英文版序文中却无影无踪。

   我想,那篇英文序大约很少有人能全文读到,便将其译为中文。

   肖毛

   《稻草人》英文版(The Scarecrown)叶圣陶序

   肖毛 扫校并译

   那个簿本里的几篇工具是从我三十多年前为少年们所写的几十篇故事中挑选出来的。挑选的目标,是为了使少年们对当前的生活产生兴致,存眷他们身边的工作。

   《古代英雄的石像》那篇工具同中国读者碰头以来,很有些教师和同窗为了它写信来。他们根据各自的观点,问我故事的意思能否如他们所言。我只能告诉他们我写做其时的设法,而故事次要的意思就放在那篇的末端儿。无论大石块小石块,相互聚集在一块儿,展成实其实在的路,让人们在上边走,那是石块最有意义的生活。在展路以前,大石块被雕成英雄像,小石块垫在石像底下做台基,都没有多大的意义。至于大石块被雕成英雄像就骄傲起来,自认为不同凡响,瞧不起人,只是我对大石块其时“心理”的揣测罢了。我写小石块看见大石块骄傲以后怎么想,也只是对它们其时的感触感染所做的随意揣测。

   《鸟言兽语》写于墨索里尼策动侵略阿比西尼亚战争期间。《火车头的履历》写于日本帝国主义者进侵中国期间,那时,全体中国人都强烈地要求抗日,却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阻遏。对我们的外国读者来说,指出那个事实便已足够,无须再过多阐明。

   然而,那一点却需要特殊廓清,到1949年,我的故事中论述的那些中国实情起头在全民族范畴内得到改动。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指导下,中国人民对不合理的旧社会实行了彻底革命,斗争的对象起头转向无情的大天然。虽然那项工做仅仅开展了十年,中国的面孔已经彻底变样了。

   假设那只画眉此刻正在飞着,无论它飞到哪里,必然城市有许多幸福的奇遇。它会唱出无限无尽的欢乐颂歌。假设阿谁稻草人此刻正站在田里,它将会看到被精心呵护的宽广田地,成排护在四周的防风林,漫流在浇灌渠中的清水。它在十年前却不会看到那些情景。它将惊异地发现,农人对他们的劳做表示出极大的热情。他们集体劳动得多么愉快,脸上带着浅笑,歌声在天空上盘旋!那些情景也不会在十年前发作。它还将发现一件惊异的事,那就是能够看到如斯茁壮的庄稼和丰富的收获。种植在十年前的庄稼也能有同样的长势和收获吗?稻草人将起头以一种完全差别的体例自责。它将为本身像一棵扎根大地而不克不及挪动的树一样而自责,虽然不克不及挪动半步,但它仍期看投进到农人的劳动中。

   那株灵敏的动物(1)将不再为任何事感应羞愧,因为所有使它感应羞愧的工作再也不会发作了。当然,它的叶子还会合起来而且垂下往,象一个害臊的孩子,低着头,但那种情状只发作在少年们出于猎奇而触摸它的时候,因为少年们喜好看到它阿谁样子,它又怎能令他们失看? 那些改变不单单发作在中国,全球都在改动。现在,墨索里尼在哪里?整个非洲大陆,像一个从沉睡中清醒的巨人,正在骄傲地站起来,向初生的旭日伸展它的臂膀。当然,那个世界上仍有墨索里尼的同类。正如我们有时所说的那样,“那是第二个墨索里尼”,“那是第三个”。但他们再也不克不及像墨索里尼那般疯狂了,因为他们被站在每一块大陆的巨人们牢牢地把守住了。此外,那些墨索里尼的跟随者们可能也恐惧在米兰公开举行的那种绞刑吧。

   因而,差不多那个簿本里的所有故事都与过往的事有联系关系。那是天然的!在儿童故事和寓言的开头,一般不是都如许说吗:“畴前……”

   叶圣陶

   1959年5月

   原注(1)在中国,它被称为“含羞草”。

   肖毛注:“灵敏的动物”,原文为“The sensitive plant”,原来就是含羞草的意思,但原注却如许写:“Called in China ban hsiu tsao or "shy grass."”。假设把 "shy grass."翻译成“含羞草”,前者只好摘用曲译,译为“灵敏的动物”了。原注我也没太看懂,“ban hsiu tsao”那三个怪词,都不知是什么意思。

   叶圣陶序原文

   Preface

   Thirty years ago I wrote a few dozen stories for children and those published here have been selected from among them. My intention was to call upon children to take an interest in real life and be attentive to things around them.

   After "The Statue of the Ancient Hero"appeared in a Chinese reader a great number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wrote to me about it, each holding a different view as to the moral of the story and asking whether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it was correct. In my replies I could only tell them what I had in mind when I wrote it and that the moral would be divulged only at the end. The greatest significance in life for the stones of all sizes lay in forming a solid road for people to walk on. Before the road was built the hewing of the great rock into the statue of a hero and the use of the smaller stones for its base were of rather minor significance. When the big stone became proud after having been hewn into the statue of a hero, thought himself high and mighty and looked down upon the others, I only guessed at the "psychology" of that big rock. And when I wrote about how the smaller stones felt about the big one's pride, I was also only venturing a guess at how they must have felt.

   "The Language of Birds and Animals" was written at the time when Mussolini launched his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Abyssinia. "The Experience of a Locomotive" was written during the Japanese imperialist invasion of China when the entire Chinese people had a strong desire to resist the Japanese but were prevented from doing so by the reactionary Kuomintang government. To point out this one fact is sufficient for our foreign readers and there is no need for further explanation.

   It must be made particularly clear, however, that the actual conditions in China as related in my stories began to change on a nation-wide scale in 1949. The Chinese peopl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great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arried out a thoroughgoing revolution against the unreasonable old social system and took up the struggle against a ruthless nature. Though it has been only ten years since the task was begun, the face of China is already entirely changed.

   If the thrush were flying now, he would certainly meet with many happy adventures wherever he went. There would be no end to his joyful praises. And if the scarecrow were standing in the fields now he would see large tracts of well-cared-for farmland, protected by rows of shelter belts and water flowing in irrigation canals. None of these things could he have seen ten years ago. He would be surprised to see the great enthusiasm the peasants show for their work. How well they work together, smiles on their faces, their songs echoing above the clouds! Such things never happened ten years ago. He would also find it strange to see such sturdy crops and rich harvests. Are these the same as the crops that were planted ten years ago? The scarecrow would begin to feel sorry for himself in an entirely different way. He would reproach himself for being immobile like a tree rooted in the ground, unable to take so much as half a step, but for which he would have long since joined the peasants in their work.

   The sensitive plant 1 would never have occasion to feel ashamed of itself for anything, because all that brought shame on it has vanished for ever. True, its leaves may still fold and droop as a bashful child lowers its head but this happens only when the children touch it out of curiosity, for the children like to see it act that way, and how can it disappoint them?

   Bu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not only in China; the whole world has moved on. Where is Mussolini today? The whole continent of Africa, like a giant awakened from a deep sleep, has stood up proudly and stretched out its arms to the rising sun. True, there are still men of Mussolini's ilk in the world. Sometimes we say, "Here is a second Mussolini" and "There's a third." But they can never run amuck as did Mussolini himself because they are closely watched by giants standing guard on every continent. Besides, these Mussolini men might not relish the thought of a public hanging in Milan.

   Thus, almost all the stories in this volume deal with events of the past.This is just right! Isn't it the custom to begin children's stories and fables with "Once upon a time ..."?

   Yeh Sheng-tao

   May 1959

   1 Called in China ban hsiu tsao or "shy grass."

   5.有待从头熟悉的叶圣陶童话

   肖毛

   1.幸运与不幸

   我们是幸运的,无论在语文课本仍是中国童话选里,都能够读到叶圣陶童话。

   叶圣陶的童话,多半收在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的《稻草人》,及开通书店1931年版的《古代英雄的石像》二书中。1956年,中国少年儿童出书社请叶圣陶将编选童话旧做,叶圣陶“选了十篇,每篇都给修改,在语言方面加工”,收进《叶圣陶童话选》。1979年,叶圣陶又加选若干篇童话,以《稻草人和其他童话》的名字出书,内容均经修改。尔后,国内虽曾出书过多种叶圣陶童话选集,但此中收进的均为修改本,纵使标明为《叶圣陶童话全集》的,此中文字似乎也已经编纂润饰。

   我们是不幸的,既难读到《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的全文,又只能阅读被做者或编纂修改正的叶圣陶童话,除非有时机看到它们的初版本。

   2.如何评判叶圣陶童话

   得到《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的原文之后,我起头考虑那些问题:

   如何评判叶圣陶童话比力适宜?

   为什么一般的叶圣陶童话选本都不收进《稻草人》中的《小白船》《芳儿的梦》《新的表》《大喉咙》《克宜的履历》,还有《古代英雄的石像》中的《毛贼》和《绝了种的人》?

   为什么叶圣陶要修改他的童话,其修改基于何种角度?

   与叶圣陶童话的修改底细比,原文有哪些优缺点?

   更关键的一点是:有了做者的修改本之后,我们能否还需要阅读原文?

   从叶圣陶童话的基调看,大都童话都摘用了民间故事中常用的频频变奏手法。固然其童话中包罗童话固有的奇异色彩,但大都细节描写都以写实为主,故事中的妄想也是在写实根底上产生的,如《眼泪》(《稻草人》)中的那一段描写:

   “那农家不知将有什么宴饮的事,一个妇人正在杀鸡呢。十几头鸡都囚在一个篾造的笼中。她取出一头,左手执住他的同党和鸡冠,右手拔往他颈部的毛,随即拿起一柄刀来,把颈部割开了。那鸡的足挺了几挺;身体似欲对抗,但没有法子;鲜红的血从颈间流出来了,她用一个碗盛着。鲜血滴完以后,便被阁在地上;身体略微动了几动,就成为羽毛包着的骨血了。”

   如许的写实,在一般童话中很难找到。

   从叶圣陶童话的构想看,他的童话次要师承安徒生和王尔德,带有泰戈尔散文诗的浪漫色彩,却另有他本身的特色。此中,《稻草人》有如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古代英雄的石像》中也有《快乐王子》的影子,《傻子》则同《少年国王》有类似的处所。《梧桐子》脱胎于安徒生的《五粒豌豆》,《克宜的履历》脱胎于安徒生的《一滴水》,《花园之外》借鉴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书的夜话》《玫瑰和金鱼》中也有安徒生童话的影子。《小白船》《芳儿的梦》如梦如幻,纯实至极,有如泰戈尔《新月集》中的散文诗。虽然如斯,叶圣陶童话却具有王尔德童话所欠缺的浓郁乡土头土脑息,比安徒生童话更强烈的思辨精神。

   从叶圣陶童话的主题看,《小白船》《芳儿的梦》属于一类,表示无邪的无邪。《燕子》《鲤鱼的遇险》《眼泪》《大喉咙》为一类,试图在抵触中觅觅协调。《地球》《游览家》《财主》《绝了种的人》为一类,目地是用挖苦的笔法显示城市里的社会现实。《画眉鸟》《祥哥的胡琴》《克宜的履历》为一类,目地是期把守住村落的美妙与憨厚。《瞎子和聋子》《跛乞丐》《快乐的人》《稻草人》《含羞草》为一类,表示两种生活看念抵触及抵触后的失看。《皇帝的新衣》《蚕儿和蚂蚁》《熊夫人的稚嫩园》《慈儿》为一类,唤吁人们奋起对抗,不要做《稻草人》式的嗟叹。《小黄猫的爱情故事》《新的表》《毛贼》那三篇比力特殊,第一篇试图显示恋爱的真理,第二篇对儿童教导提出定见,第三篇《毛贼》纯是挖苦迷信行为,其文学与思惟价值最差。

   从叶圣陶童话的思惟看,《稻草人》中的大都童话比力稚嫩,但《鲤鱼的遇险》除外。在《古代英雄的石像》中,除《毛贼》之外,其余童话均有极高的思惟价值。也就是说,《稻草人》的长处是唯美和挖苦,《古代英雄的石像》则以思惟取胜。我们看,鲁迅曾有打破“铁屋子”的呐喊,叶圣陶在《鲤鱼的遇险》中则表达了同样的思惟。鲁迅曾发出“不读中国书”的唤吁,《书的夜话》中则借那本有三千年汗青的老书之口表达了同样思惟:

   “学生又根据着我耗尽心力进修;学成了,又往传授学生。把我那件工具食进往,吐出来,是一代。再食进往,再吐出来,又是一代。除了食和吐,他们其实不会做什么。我想,一小我总得对世间做一点事,世间当然像大海,可是一小我应该给它本身的一勺水。我的许多仆人是往了,不克不及回来了,他们的一勺水在那里呢?假设没有了我,不把食下往吐出来占据他们的一生,他们也许做了一点事吧。”

   从叶圣陶童话的写法看,文字迂回盘曲,斑斓细腻,写实与挖苦并重,艺术成就其实不在做者的小说之下。那些童话中,除传神的写实外,最令人赞颂的就是旁敲侧击式的挖苦手法。好比,在《快乐的人》中,做者不间接说财主沾有铜臭气,却说农人种的桑林中有一股臭气,因为种树的钱是朝财主借来的。

   趁便说一下,在做者的其余做品中,也能发现如许高明的挖苦手法。好比《四三集》中有一篇小说《冥世别》,表示的是统治者残杀爱国青年且在报纸上诬蔑青年的事,但做者却从不曲写,反从天堂里写起。在小说开头,几个提着头的青年在天堂里向阎王辞行,说他们要转世为人。阎王舍不得放,青年便递给他一张诬蔑青年的报纸。阎王看罢,说:“竟说出如许的话来!我的拔舌天堂应该拘囚那班工具!”但青年却劝阎王“不要起火”,又问他对报纸上的哪些那些“句子看不进眼”。阎王答复说:

   “什么喊率学生而反对校长,反对教员,亦未始非鼓吹……?什么喊有地位有家室,有体味者多不愿冒险一试,学生更事不多,冲动较易……为最便于操纵之东西?什么喊牺牲一部门青年之利益,以政治学上更大大都之更大幸福之要求衡之,尚非不值?”

   最初,阎王末于附和青年们的恳求,含泪摆酒,为他们饯行。与疾风骤雨式的《蒲月卅一日急雨中》比拟,《快乐的人》《冥世别》等旁敲侧击式的写法,也能产生同样的艺术效果,以至愈加令人震动。

   3.叶圣陶童话的修改角度

   叶圣陶童话是如何修改的呢?举个例子吧。在《稻草人》初版本中,《傻子》的前几段是如许的:

   “傻子的姓名,没有一小我晓得。

   他自出母胎,就睡在育婴堂墙上的大抽屉里。小伴侣看见过阿谁大抽屉吗?很深,又很广,漆着黑漆,似乎一具小棺材。父母生了孩子,不喜好留着的,便送到那个大抽屉里。除了送往的人,谁也不晓得,因为那件事总在黑夜里干的。明天,育婴堂里的人看见抽屉里有了孩子,就留养着,由乳娘给奶食。”

   在现在的修改本中,那几段写做:

   “傻子姓什么,喊什么,没有一小我晓得。

   他一生下来就睡在育婴堂墙上的大抽屉里。小伴侣看见过阿谁大抽屉吗?特殊深,特殊宽,似乎一口小棺材。孩子生下来了,做父母的没法养活他,就把他送到阿谁大抽屉里。那种事儿老是在三更里干的,所以他人谁也不晓得。第二天,育婴堂里的人看见抽屉里有孩子,就收下来养着,让乳娘喂给他奶食。”

   我们看,初版中的“姓名”被改做“姓什么,喊什么”,“似乎”改做“似乎”,“留养着”改为“收下来养着”。那阐明,做者对初版中带有古文色彩的字词和句式全数做了修改,尽量把它们改为现在通行的白话。虽然如斯,修改本中仍是有些与我们如今利用的白话有差别的字句。但因为修改范畴过大,有时呈现修改不周全的处所,同样的词汇,前面几处修改了,后面却忘记修改,仍是保留原貌。

   总之,“化古为今”是修改本与初版本更大的区别。但做者的修改不但单着眼于此。

   从那两种《傻子》中的文字可知,在初版本中,“父母生了孩子,不喜好留着的,”便送到育婴堂。在修改本中,“做父母的没法养活他”,才把孩子送走。两者的意思是有区此外。由此可见,但凡做者觉得思惟“不达时宜”的,都在修改本中从头写过,幸而那种情状其实不良多。

   可能,那就是《稻草人》中的《大喉咙》《克宜的履历》,《古代英雄的石像》中的《绝了种的人》不见于一般叶圣陶童话选本的原因吧。不外,即便放到文革时代,《毛贼》《小白船》《芳儿的梦》《新的表》等似乎也没什么“不达时宜”的思惟,为什么一般的选本都不收呢?我不大白。

   有时,做者还会增删一些细节,但那种情状也不多见。

   4.叶圣陶童话的修改得失

   先来谈谈修改本的“得”,因为我认为修改本的益处少少。

   古文也好,白话也好,都是用来达意传情的。只要能做到那一点,古文和白话都没有别离。假设担忧儿童读不懂叶圣陶童话的初版本,能够用现在的白话来改写,但不应因而而把初版本就此抹往,再不印行。所以,在我看来,修改本与初版本的大都区别只是表达体例,内容和感情却无改变。也就是说,在大都时候,修改本并没有改得更好。不外,《一粒种子》等少数几篇破例,因为做者为之填补了更好的内容。在《一粒种子》的结尾部门,初版本写做:

   “田中心的一方泥里,有碧绿的一线露出了。隔几天,碧玉一般的茎条挺出来了。再隔几天,开出一朵标致到说不出的花来,颜色是红的。那朵花放出深挚的香气,谁走近他的就沾在身上,永久不退。”

   在修改本中,那一段改得极美,已经脱胎换骨:

   “没几天,在埋那粒种子的处所,碧绿的像小指那样粗的嫩芽钻出来了。又过几天,拔干,抽枝,一棵活像碧玉雕成的小树站在田地里了。梢上很快长了花苞,起初只要核桃那样大,长啊,长啊,像橘子了,像苹果了,像柚子了,末于长到西瓜那样大;开花了:瓣儿是鲜红的,数不清有几层,蕊儿是金黄的,数不清有几根。由花瓣上,由花蕊里,一种别致的浓重的香味放出来,不论是谁,走近了,沾在身上就永久不散。”

   下面来谈谈修改本的“失”。

   起首,良多生动的词汇和描写被修改本改没了。好比,《含羞草》的初版本中,含羞草劝一条腿被园丁打伤的蜜蜂往找医生治病:“你还能飞不克不及?如能飞,你要让那受伤的腿给其余的腿抱着,莫使它再碰着别的的损伤。”

   那里,“让那受伤的腿给其余的腿抱着”的写法固然罗嗦,却极其生动,修改本将其改为“你要让那只受伤的腿蜷着”,固然简洁,却变得非常死板了。

   在初版本《玫瑰和金鱼》中,有如许两句描写:“柳枝儿飘飘,是美女的跳舞。淡云儿浮浮,是小仙人的轻船。”在修改本中,它们被写做“柳枝迎风扭捏,是女郎在跳舞。白云在蓝天里飘浮,是仙人的轻船。”意思固然不异,却失往了原来的兴趣。

   最可惜的是《花园之外》中的一处修改。长儿不晓得往公园需要买票,当他跑进园,看门人问他是同谁一路来的,他恐惧地答复说:“我和本身一块的。”在修改本中,长儿的答复却变做:“我……我本身一小我来的。”那其实无趣得很。

   希罕的是,《皇帝的新衣》中还有一处莫明其妙的修改。在初版本中,当皇帝赤身出巡,人们纷繁议论说:“哈,哈!肋骨根根……”“哈,哈!历来未有的新……”

   在修改本中,那两句议论竟然写做:“哈哈,看肋骨一根根……”“他妈的!历来没有的新……”

   为什么修改本中要把国骂加进往呢?那里有需要吗?

   还有无论初版本和修改本都没有改好的时候。在《财主》中,做者认为只要“做工做得勤谨”,就能够酿成财主。在修改本中那个词被改成“要克勤克俭过日子”,意思也是一样。“克勤克俭”就能酿成财主?那是梁实秋的论调,鲁迅昔时对他的褒贬,如今看起来也有事理。

   其次,初版本中的某些思惟被修改本改坏,或者改得模糊了。

   好比,在《燕子》的初版本里,小燕子认为世界无比美妙,本身出往玩,却被弹弓打伤,最初被小女孩搭救。在故事中,小燕子刚受伤时,“绿杨树”说:“同情的小工具,你食亏了!你不要相信世间没有损害呀!你的母亲在那里呢?可惜我的手臂太柔嫩。否则,我扶你起来了。”到故事的最初,小燕子的母亲也如许说,目地是让他晓得人生也有风雨,那是很好的思惟。在修改本中,“不要相信世间没有损害”之类的吩咐却完全消逝了,那不克不及不说是失败的修改。

   在《蚕儿和蚂蚁》的初版本里,当爱思惟的蚕末于大白,他辛辛辛勤工做,成果却是“被投到沸滚的汤里”,毫无快乐可言,蚂蚁却说工做值得赞誉。当蚕参看了蚂蚁的住家,发现蚂蚁在为本身的群体工做,感应十分羡慕。所以,童话的结尾如许写:

   “从此,他又大白本身厌恶工做,同蚂蚁赞誉工做都有原由,相互情境差别,关于工做的意念也就差别了——什么工作只要能想到底,会弄大白的,何况他是一条思惟家似的蚕儿?”

   在修改本中,那个童话的结尾却是如许:

   “蚕细心听着,听到‘工做!工做!——我们永久的歌声’那儿,眼泪不由得掉下来。它那才相信,世界上实有不是白做的工做,蚂蚁们赞誉工做确实有事理。”

   乍看起来,两者差不几,但贫乏了“相互情境差别,关于工做的意念也就差别”如许关键的句子,两者的意思却大纷歧样了。

   5.有待从头熟悉的叶圣陶童话

   所以,我认为叶圣陶童话的价值有待从头熟悉,因为我们以前读到的修改本其实不能代表其初版本。比起来,初版本的长处更多,思惟也更深邃,只要读了初版本,才气更逼真地体味到叶圣陶童话的价值。

   明人刻书,而古书亡。我们虽一再重印叶圣陶童话的修改本,却把那些童话的原文束之高阁,与明人又有几别离呢?

   21:34 07-1-4 肖毛

0
回帖

关于叶圣陶童话(附书影)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