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和他的大时代——谨以此文纪念故往的单田芳先生和那个属于评书(转载)

1天前 (12-07 13:11)阅读1回复0
丸子
丸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6713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426
  • 回复0
楼主

  一人、一桌、一扇、一抚尺,述说世间从古到今万般超卓!

  文|听书人

  9月11日下战书3点30分,闻名评书巨匠单田芳因病在中日友好病院往世,享年84岁。

  听到那个动静,先是震动,然后一想,先生却也不再是年轻,生老病死亦是生命轮回,只是可惜,天不假年,传承传统文化的“平话人”又少了一位。

  “评书”是一个古老的曲艺形式,相传早在东周期间就有了,据说周庄王就是评书的祖师爷。

  当然那只是传说,不外据史料记载,唐朝就已经呈现了和评书类似的曲艺形式,喊“说话”。到了宋代,又有了进一步的开展,有了各类“话本”,让“说话”更超卓。北宋汴京人霍四究以"说三分"闻名,"不以风雨冷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说三分即讲三国故事。

  不外,现实的评书开创人,是明末清初的“柳敬亭”,最后啊只是说唱艺术的一部门,称为“弦子书”。

  晚清光绪年间,评书传进皇宫中,因皇宫唱歌多有未便,于是改说唱为"评说",于是评书的艺术形式便固定下来。

  到了民国是情,评书起头昌隆,据记载:其时"撂地"平话人说《三国》,便万人空巷,把街道围得满满的。

  而评书实正大火特火,则是八九十年代,收音机和电视机的普及,开启了一代平话人的“大时代”。

  那时,娱乐项目少,没有收集,更没有电脑、手机、抖音小视频,来占用我们的时间。所以,但凡有收音机、电视机的,根本上天天到时间就会准时收听、收看“评书”。毋庸讳言,我也是此中的一员。

  能够说,其时的“平话人”都是自带流量的大V,都有本身的粉丝,都是偶像级此外人物,他们说出的评书故事,扣人心弦,惹人进胜,让人常常不克不及放下,怎是一个“超卓”能够描述!

  那么,其时火的“平话人”都有谁呢?

  首推,袁阔成,享誉国表里的评书艺术巨匠,有“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之说。可见他平话的凶猛之处,只可惜老先生2015年,仙逝了。

  接下来,就是单田芳,评书演出艺术家、国宝级评书巨匠。国度级非物量文化遗产继续人。今天,离我们而往了。

  还有田连元,评书演出艺术家,他的《小八义》是我听的第一部书,至今回味,还记得阿谁喊“唐铁牛”的书中人。

  然后,刘兰芳,评书演出艺术家,国度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她的《岳飞传》我听了无数回,记得看过一次访谈,似乎说因为读书少,识字不多,她的评书,写起来很费力。

  再有就是连丽如,闻名评书演出艺术家,家传的手艺,国度一级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刘墉传》、《鹿鼎记》都长短常有特色的评书。

  当然,同时代,还有良多人活泼在播送、电视上,为千家万户送往一部部超卓的“评书”,陪着亿万国人,渡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只可惜,盛极而衰,新世纪,科技的开展,娱乐项目标增加,越来越多人抉择了评书以外的其他形式,来渡过休闲光阴。

  而平话人也因为市场原因,越来越少了,做为“非物量文化遗产”,评书也面对着后继无人的为难。

  多期看“平话人”中也能呈现一个“郭德纲”式的人物,将评书重振起来,让他从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体例。

  近些年,固然如今收集平话流行,但是一听他们的声音、腔调、气焰,就晓得他们不是专业的“平话人”,他们只是在“读”书,或者“演”书,没有平话人的”精气神”和平话人的“魂”。

  我如今很少听评书了。只是偶尔在出租车上、或者楼下乘凉白叟手旁的收音机里,能听到那些久违的声音,我也会和司机师傅和大爷扳话两句评书和平话人的故事。

  不外,我曾经也有过学评书的梦,只是那个梦,也像我其他千万千千个梦一样,稍纵即逝了。

  东北是评书艺术的输出地,袁阔成、单田芳、刘兰芳本籍辽宁,田连元本籍长春,假设说东北是评书艺术的输出地,那么辽宁无疑是输出地的根源,因为差不多同期间,活泼的辽宁籍“平话人”还有陈青远、陈丽君、陈丽洁、李鹤谦、石连君、石印红、黄佩珠、白佩玉、聂田盛、刘林仙、张香兰、张香君、张香玉、刘彩芹、张贺芳等等。

  只可惜,盛筵难再,“平话人”和属于他们“大时代”,也跟着汗青开展的滚滚大水,逐步的磨灭在人们的视野中,或许不久的未来,“平话人”将实的成为“汗青”。

  接下来就通过介绍单田芳先生的生平,来重温平话人的时代记忆。

  惊堂木一拍,白纸扇一抖:“咱们言回正传!”

  单田芳1934年12月17日出生于营口市的一个曲艺世家,是中国评书演出艺术家、做家。2012年,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仪式上获得末身成就奖。 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1979年5月1日,单田芳重返书坛。

  在播送年代,单田芳是收音机中听寡最喜好的人,到了电视做为次要媒体时髦的那些年,单田芳是荧幕上的宠儿,能够说上点年纪的中国人都在电视上看过单田芳先生的评书,也是从90年代起头,单田芳的事业起头如日中天,1995年,单田芳成立了北京单田芳文化传布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单田芳公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做。2011年,出书了自传《言回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

  从艺50多年,单田芳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评书事业,已演出录造完成了111部,共1.5万余集播送、电视评书做品,开评书走向市场之先河。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说评书的人其实良多,但实正对峙下来,并能让做品经久传播的,可能也就只要袁、单、田等几位巨匠了。

  要回纳单田芳的风气其实不困难,起首是生动。

  其次是嗓音,单田芳的嗓音特殊有辨识度,沙哑中又有特殊的神韵,总能收到很强烈热闹的反应,那一点确实无人能及。

  还有一点,单田芳不管面临什么类型的做品,总能深进浅出,让听寡随便理解,在上世纪国民文化程度不高的情状下,老苍生总能听懂他的评书,能够说,单田芳在鞭策评书普及方面勋绩卓著。

  但是,在评书巨匠的背后,是充满挫折的生长履历,和其实不幸福的家庭生活。

  早年单田芳的父亲单永魁和老婆离婚,丢下了单田芳和几个妹妹一往不返,不久之后母亲改嫁别人。加上父亲进狱,单田芳站在了无所适从的人生路口,困难水平可想而知。

  幸运的是,在最懦弱的时候,单田芳碰着了年长他8岁的姑娘王全桂,后来成了他的结发老婆。那个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搀扶帮助过她的人,他能回馈的更多是感恩。单田芳曾在公共场所表达过“我跟全桂不算情投意合,成婚也是凑合,我承受她是为了报恩。”

  婚后两小我日子过的很清苦,曲到单田芳正式下海,将评书事业市场化,日子才逐步好起来,遗憾的是,1992年,合理单田芳事业走上正轨,老婆却因病往世了,那成了想要报恩的单田芳一生的遗憾。

  但是老婆的恩德没忘,之后单田芳没有再婚,就如许一路孤单的走了25年,严重忙碌的生活,让他无暇根究该如何摄生、保健,“天真烂漫不强求”也就成了他的习习用语,那也意味着单田芳很早就已经看破了存亡。关于被病痛熬煎的单田芳来说,往世或许也是一种解脱,让我们深切的缅怀他吧!单田芳代表了整个评书时代。

  先生早年摘访自述:

  故事从哪里讲起呢?伪满洲国、民国,到新中国,民间艺人流离失所,四海为家。单田芳在北京家中缓缓开腔,慨叹万千。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我家是世家,从爷爷辈到父辈,都是搞曲艺的,从小我就受那个气氛的熏陶。旧社会艺人没有地位,那是我亲眼目击的,“下九流”那话外面人说得不多,净是咱们艺人自个儿那么说,确实心酸。

  我生在天津,后来跟着家人到沈阳。外祖父王福义是最早闯关东的那批民间艺人,我母亲唱大鼓,父亲是弦师,小时候我就在后台扒拉着看——那会儿艺人们表演都不卖票,说完一段书,拿个小笸箩,下往给人敛钱。一段书三分钱,“捧场了捧场了”,就那么喊。人家爱给就给,不给钱也没辙。其时我心里觉得着,下不了一个好词:那跟要饭也没啥区别啊,我可不肯干那个。

  一段书三分钱,“捧场了捧场了”,就那么喊。解放后我也大点儿了,想的是念书考学。1953年高中结业,东北工学院和沈阳医学院都给我寄了登科通知书。我想当医生,穿个白大褂,戴个听诊器,往屋里一坐,多绅士啊,最少不受风吹日晒。可是赶上得场大病,上不成学了。家里人说,你仍是学评书吧。

  我原来是有强烈的抵触情感,干什么脏活累活我也不干那个。后来看见,解放了到底纷歧样,不消拿笸箩敛钱,都改卖票了。平话的也成了文艺工做者,不像以前,人家管你喊伶人。艺人受了尊重,梅兰芳在旧社会得的博士,解放后各人仍是喊他“梅博士”,可见不管什么时代,

  我是个不讲究的人,天天粗茶淡饭,萝卜、白菜、土豆是我更爱食的,炒煮拌炖怎么食都不腻,但家常饭里有不通俗的事理”。习惯了对单田芳“雄姿英才进梦来”般的仰视,曲至与他面临面,听他说出关于饮食方面“天真烂漫,粗茶淡饭”的观点,竟莫名地有了种大雅若俗的感喟。

  “我不下厨,可有一样,我会给做饭的保母收招,”再往下听,就坐不住了,心想:那哪喊不讲究呀,清楚是很讲究——他爱食咸菜,但为了食出纷歧样的味道,他收招给保母,把咸菜洗净,放上些许香油、味精调味;

  打卤面好食,但许多人家习惯于图省事到超市买面条,而他则独独推崇手抻面,“讲究一抻抻出三米长”,卤里面掺和些木耳、笋片等,最重如果菜码的配料要全,什么绿豆芽、韭菜花、芝麻啥的都得有,而五味之首的大蒜则也要派上用场,“那喊一个香”;

  最要紧的是做米饭的火候,米要洗几次,下锅后要用手指量一量,到必然水平后加火焖。火一路来后,为怕漏气要把锅的四四周好布,曲至听到“噗噗噗”的水声后再调至小火,但不要立即掀开锅,“那样米饭香气就全跑了”。在那同时能够做菜,过个十七八分钟后掀锅,那才气确保米饭原有的香味。

  “不讲究”的单田芳不只在家讲究收招,在外也力图食出他本身的“那一口”来。他喜好食营口二本町小食一条街的切糕,但要等着食巨匠傅最新做的。看着巨匠傅把小推车洗得干清洁净,面团一倒一大摊并向两边扩散开来,用刀子一切,分红几块三层厚的豆沙馅、枣馅糕块,往竹筒里一插,“就跟食冰激凌似的”,单田芳像孩子般用舌头抿了抿嘴,馋涎欲滴的切糕活脱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同样与单田芳有着“食缘”的还有沈阳卖夜宵的老者,晓得他爱食火烧夹肉,每晚11点多老者必挑着担子来到其住处,“火烧……夹肉来”,一嗓子扯出好远,单田芳听到后立即出来迎候,不外拿过用刀切开烧饼再夹上肉的火烧只是第一步,回到屋后单田芳还要来个二度加工——把炭火盆烧得通红,拿出铁箅子,把肉放在上面炙烤,再泡杯上好花茶,曲至肉片外焦里嫩后再食,“那滋味,胜过活仙人!”

  斯人已逝,唯有做品传千古。先生一路走好。

0
回帖

“说书人”和他的大时代——谨以此文纪念故往的单田芳先生和那个属于评书(转载)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