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的头颅——莎乐美的传说

2天前 (12-07 18:39)阅读1回复0
雕刻瞎
雕刻瞎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6941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883
  • 回复0
楼主

爱人的头颅——莎乐美的传说

  “亲爱的,我实得很爱你——我会永久爱你——但起首,我得杀死你。”

   假设神只容许莎乐美说一句话,想必从她的口里流淌出来的,会是如许一句了。

  “莎乐美”之源

  《圣经》的“马可福音”和其他多处都记述如许一个故事:

  ……先是希律为他兄弟腓力的老婆希罗底的缘故,差人往拿住约翰,锁在监里。因为希律已经娶了那妇人。约翰曾对希律说,你娶你兄弟的老婆是不合理的。于是希罗底怀恨他,想要杀他,只是不克不及。因为希律晓得约翰是圣人,所以敬畏他,庇护他。

  一次希律生日时,设宴宴请了大臣和千夫长。希罗底的女儿进来跳舞,使希律和同席的人都欢喜。王就对女子说,你随意向我求什么,我必给你。又对她起誓说,随你向我求什么,就是我国的一半,我也必给你。

  她出往,对她母亲说,我能够求什么呢。

  她母亲说,施洗约翰的头。

  她就仓猝进往见王,求他说,我愿王立时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给我。

  王甚是为难,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无法再回绝,于是号令一个侍卫往拿约翰的头来。侍卫到监里斩下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带回给希罗底的女儿,女儿拿往交给她母亲。……

  那里的女子连名字也没有,只被称做“希罗底的女儿”,莎乐美的名字是根据与约翰同时其的史学家弗拉维厄斯#8226;约瑟夫斯(Flavius Josephus)的记叙确定的。

  那个故过后来成了无数艺术家创做的源泉。卡拉瓦乔、莫罗和勒尼奥都画过以莎乐美为主体的画。但他们大多沿袭中世纪宗教画的构想,强调她的标致与残暴。曲到王尔德的莎乐美横空出生避世,带给了人们一个全新的﹑为爱而死的莎乐美。关于那一点我们将做进一步切磋。

  欧洲文化传统中的莎乐美形象

  莎乐美的圣经版本不断延续到19世纪,海涅把希罗底的故事写进诗歌(Atta Troll,1841),已经加进了对约翰头颅的"强烈热闹的吻"。福楼拜和马拉美也别离写过希罗底的故事(Herodias,1877)和诗歌(Herodiade,未完成),但那时的莎乐美仍是一个稚嫩的女孩子。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居斯塔夫#8226;莫罗为世人展示了一个热情、刚烈的莎乐美形象。莫罗华贵堂皇的莎乐美系列绘画在巴黎的沙龙(1876)和巴黎世界展览会(1878)上展出, 使无数文人骚人为之倾倒,为之慨叹唏嘘。尔后,跟着王尔德的法文诗剧《莎乐美》在巴黎出书﹑上演,比尔兹利为英文版《莎乐美》所做的惊世骇俗的插图在伦敦出书,以及理查德#8226;施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在德国表演,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莎乐美成为极具魅力的艺术形象并广为传播。那么,莎乐美在西方文学中意味着什么呢?它的时髦有哪些汗青文化原因?

   除了莎乐美自己是一别致的充满传奇色彩的形象之外,还因为施洗约翰是一位先行者和先觉的悲剧——那使他的死愈加可以感动人。一个先行者或传达实理的人,因为他走在时代的前面,说的是实话,就不随便被那些惯于爱听假话的人所理解,那就必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出格在施洗约翰的悲剧中,有正义者的愤慨,有当权者的惧怕,有受挫者的复仇,有血统间的驯服,还有人道中的情欲……都集中表现了人类共有的根本情感中的次要部门。因而虽然故事发作在远远的古代,并且情节也有它的特殊性,无论过了几年之后,仍然可以深入地震动听的心灵。

  欧洲中世纪的教会和宗教的艺术,题材次要就是根据《圣经》中的内容,约翰的故事天然也是此中之一。文艺复兴期间,施洗约翰及其被杀的故事也是其次要艺术主题之一,有关的绘画,几乎任何一个教堂里都有,包罗意大利艺术巨匠卡拉瓦乔的若干幅有关“莎乐美与施洗者约翰的头”的画和德国画家老克拉纳赫于1530年画的《莎乐美》。近现代有关莎乐美故事的绘画,以法国画家居斯塔夫#8226;莫罗大约做于1876年的《鬼魂》(Apparition)和《莎乐美的跳舞》最为闻名。浪漫主义时代对莎乐美故事的阐释,最有影响的是做品是英国王尔德1893年的独幕剧《莎乐美》。

  1892年,38岁的王尔德用法文写下离经叛道的剧本《莎乐美》,次年在巴黎出书。他笔下莎乐美与母亲无关,与宗教无关,她崇高、鲜艳、淫荡而怨毒。

  她见到年轻俊美的约翰,心生喜好,却遭到断然的回绝。

  在那里,约翰回绝的,不只是鲜艳的公主,仍是对本身英俊少年身份的认同。他其实不必然要爱上她,哪怕死。而莎乐美回绝的是,是面临命运的力所不及,她必然要吻到他,哪怕他死。

  唯美主义的王尔德表示"莎乐美之吻"特征,是把情爱、审美与灭亡联络在一路,或者说是用灭亡来强化感情的深度与审美的强度,形成一种震动听心的效果。

  王尔德的莎乐美好像吸血鬼般,从远古走来,将爱与死的矛盾纠结推到极致。她提着爱人头颅,舌尖在鲜血淋漓的唇瓣间游走,柔嫩温热。霎那间,世界在欲看与失看中坍塌。

  他与他的莎乐美配合道出人们心中隐秘的渴求:无视命运的安放,踩踏得不到的荣誉、财产、恋爱、一切。

  他曾说,一切艺术都是不道德的。世人因而为之疯狂。

  莎乐美,圣经新约马可福音里只提到她几句话,是个屈服于母亲意志的娇弱女儿;莎乐美,在王尔德笔下是险恶的拥有魔鬼的诱惑与标致的性反常狂;莎乐美,在理查德#8226;斯特劳斯的歌剧中,性感、诱惑、求助紧急;莎乐美,到西班牙片子巨匠卡洛斯#8226;绍拉的舞剧片子里,成了亦正亦邪、贞洁又放纵,神、人、魔的三位一体。

  致爱头颅

  从圣经中能够看出,要杀约翰的本不是莎乐美,而是其母希罗底。 但是当那个简单的故事成为艺术家们创做的根据时,莎乐美被付与了新的人物个性。总的来说就是:变得更为独立﹑主动,表示出更多的人的感情。与此同时,故事中的被砍下的头颅也成了至关重要的创做元素。

  人类在少小时代起,就把头颅看成是人体最重要的、以至是独一贵重或神圣的部门。人类学研究认为,从笼统的意义上说,“‘头’与男性、须眉气、父亲、理智或权势巨子联在一路”,“‘头’是指组织的和治理的功用”。古代的神话传说和现实中的人都相信,拥有某人的头颅就拥有他的一切。那可能就是在那么多文艺做品中都呈现了对爱人头颅的着重描写的原因吧!

    海涅的长诗《阿塔#8226;特罗尔》①转述传说中的希罗底、《十日谈》②里的莉莎贝塔、《红与黑》③里玛蒂尔特蜜斯及马格丽特王后,那四位女性都表示了一个沉湎于爱中的女性,当她无法获得活着的情人时,即便获得他的头颅,在她的意识中,做为替代物,仍会感应是获得了本身所爱的人,能够获得一种妄想的称心。王尔德《莎乐美》中莎乐美在吻乔卡南——施洗约翰头颅的情节,同样也能够使她在妄想中获得如许的称心。

  《玛戈皇后》里,把恋人的头颅拥在怀里,坐上急驰的马车赶到丈夫身边往。不异的是美艳又冷酷,哀痛又勇敢;差别的是,玛戈朝着太阳初生的标的目的狂奔,而莎乐美则被灭亡差遣着向暗中沉没。最末,恋爱的神异超越了灭亡的神异,莎乐美和约翰的头颅永久躺在了一路。那两种差别的结局却能赐与人同样的震动——至少在我看来。

  完毕语

  也许吧,唯美主义的极端即是美的扑灭。可是谁晓得呢?

  约翰是伶俐的化身,莎乐美亦本是贞洁的化身,然而爱欲一旦产生,险恶的复仇之毒气便将那一对美的化身吞噬殆尽。圣爱与欲爱之间到底有没有可合成之道?

  “爱”与“死”,将是人类永久关心的话题,也将是两个永久解不开的谜。

  次要参考文献:

  圣经马太福音第十四章1-13、马可福音第六章14-29。

  《莎乐美》,韩石译,王尔德全集(2),中国文学出书社。

  ①海涅1841至1842年创做的长诗《阿塔#8226;特罗尔》(Atta Troll)里,有一段描写在“圣约翰节”的前夕恶魔和精灵四出活泼的情景。此中写到阿谁“得了爱情躁狂症死往”的希罗底:“在她潮红病态的脸上/漂浮着一种东方的魅力”,“温和的嘴唇,似乎石榴石,/弯翘的、百合花似的鼻子,/她的四肢苗条而清冷,/好像绿洲中的棕榈树。”说她不单“曾期看过施洗者的头”,在此日夜里,“她的双手老是捧着/那只盘子,盘里放着/约翰的头,她吻着它;/她热情地吻那颗人头。”人们以至相信她每夜新生过来,都要“把那颗血淋淋的人头/捧在手里”(钱春绮译)……

  ②薄伽丘《十日谈》:一夜,苦盼恋人回来的莉莎贝塔梦碰头容枯槁、衣衫破烂的洛伦佐告诉她本身已死,并说到“他们掩埋他的地点”。莉莎贝塔坚信所梦是实,第二天一早就带了贴身女仆赶到梦中所见的地点,“用刀子细心割下恋人的头颅,放在负担里,再用土盖好无头尸体。……回到家里,……在本身的房间里关好门,捧着那颗头颅大哭,泪水洗净了头上的尘土,吻了不下一千次。”(王永年译)

  ③斯汤达《红与黑》:玛蒂尔特蜜斯受马格丽特王后的影响,也想学她的样,在情夫于连#8226;索雷尔被送上断头台后,设法找到了他的尸体,“把于连的头放在她面前的一张大理石的小桌上,吻着他的额头……”(郝运译)

0
回帖

爱人的头颅——莎乐美的传说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