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 别号 斑鵻、锦鸠,斑鹪,鹁鸠,祝鸠。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鸠鸽科动物火斑鸠、山斑鸠和珠项斑鸠的肉。 原形态 1。火斑鸠,体长22-26cm,体形较小。头顶和后颈蓝灰色,头侧稍浅,颈基有1道黑色领环;背、肩羽和两翼覆羽葡萄红色。
尾羽具宽阔的白色羽端,最外侧尾羽的外翈转为纯白色,飞羽暗褐;颏和尾下覆羽白色,下体基余部门羽色与背不异但较浅。雌鸟上体均为土褐色,前头沾灰,后颈黑领环不显。腰部衬着蓝灰,下体土褐色。颏和喉近白,下腹和尾下覆羽转为蓝灰色。 2。山斑鸠,体长约34cm,翼长19-20cm,体形较大。
额和头顶蓝灰色,头和颈灰褐而稍带葡萄酒色;颈基摆布两侧各具黑羽成块斑状,各羽缘先端蓝灰色。肩羽羽缘斑为显着的红褐色。上背褐色;下背及腰蓝灰色。下体为葡萄酒色外侧尾羽灰白色端部较短;尾下覆羽鸠灰色。嘴暗铅色,脚和趾紫红,爪红黑色。 3。珠颈斑鸠,体长达32cm,翼长15-16cm。
额和头顶前部淡灰色,头顶余部和后头为鸽灰色而带葡萄粉红色;后颈基处和两侧有宽的黑色颈圈,黑羽先端为白色或黄白色成黑点状(名珠状斑)。肩羽羽斑呈棕黄色;上体余部为褐色,上颈、头侧、喉、胸和腹均为葡萄酒色,外侧尾羽先端具宽阔的白斑,尾下覆羽暗石板灰色。
嘴深角褐色;跗跖和趾紫红色,爪角褐色。 生境散布 生态情况:1。栖于临近田间的山林、竹林。常成群活动于田野、村庄四周。营巢于树枝上及竹林内,每窝产卵2-3只。以做物或杂草种子、动物果实为食。 2。栖于平原和山地林中冬季常成小群活动在田间。
营巢于树枝上,多在较隐蔽的矮林间,巢甚简单,每产卵2只。主食做物及杂草种子。 3。栖于农田四周的树林、竹林及田间,亦常在居民点四周活动。飞翔非常敏捷。喊声清脆。以谷物及杂草种子为主食。巢营于要树上、竹子上或灌丛间。每窝产卵2只,雌雄鸟参与孵卵。
资本散布:1。散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青海、西躲等地。 2。散布于全国各地。 3。散布于北至河北,南至广东,西至陕西、四川、云南广阔地域。 摘收炮造 四时均可捕获,捕杀后,除往羽毛及内脏,鲜用或焙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