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团风县湖北大鼓的来历、表演形式、特征?

2天前 (12-07 22:00)阅读1回复0
小小的人啊
小小的人啊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6976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952
  • 回复0
楼主

  湖北大鼓

俗称黄孝大鼓。由北方的“犁铧音”衍变而来。相传,道光年间,由犁铧大鼓艺人丁海州首将此种说唱引进湖北。同治年间,鼓书艺人黄玉山(黄陂人)、赵保亭(孝动人)、李世雅(新洲人)、胡少甫(黄冈人)等,为了在本地传唱,始将北方语言改用本地方言,将伴吹打器大鼓改用小鼓,以木量云板代替铁量犁铧尖,遂逐步构成了富有湖北处所特色的鼓书品种,艺人称之谓“南路鼓书”。

  传统的长篇书目有《包公案》、《三国演义》》、《西游记》、《李白成》等;中篇书目有《杨门女将》、《白蛇传》等;短篇书有《聚宝盆》、《木兰参军》、《拦马》等;书帽有《水浒》中的《宋十回》、《林十回》、《武十回》等选段。唱词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问有五字句交叉其间。

  湖北大鼓的主腔为“四平调”。说唱时,艺人立于鼓前,左手执云板击节,右手拿鼓签敲击鼓面或鼓边,并附以手、眼、身、步的演出。说唱段落问常插以多变的鼓板牌子,以衬着气氖,或借以根究唱文,或得以稍事喘气。1949年后,跟着书目内容的更新,唱腔也有新开展,并加进了丝竹伴奏。

  新做品有《新儿女英雄传》、《血泪仇》、《丰收场上》等。

0
回帖

武汉市、团风县湖北大鼓的来历、表演形式、特征?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