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全文朗读系列_汇总》白云出岫版[MP3]

5小时前 (15:10:39)阅读1回复0
花花
花花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673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469
  • 回复0
楼主

中文名: 中国古典文学全文朗读系列_汇总

  别号: 古典诵读

  资本格局: MP3

  版本: 白云出岫版

  发行时间: 2008年

  地域: 大陆

  语言: 通俗话

  简介:

  本系列所有灌音均为无删省全文朗读版

  部门网友可能对ISO文件不熟悉,需要下载安拆一个虚拟光驱,用虚拟光驱翻开就能够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进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诗经》末于录完了一遍,不外,那还远不是抱负的朗读版,只是“从无到有”了,要到达“好”的要求,还有良多的工作要做。

    《古代汉语》初创了文选、通论和常用词三连系的编制。崭新的编制、科学的编排,既表现了王力先生一贯的立异精神,又对进步古代汉语的教学量量发扬了严重感化,也对其后问世的同类教材产生了重要影响。

    录王力《古代汉语》,我用的正音字典也是《王力古汉语字典》,觉得那本字典的字音系统,比辞海版等版本要古一些,有些己改读新音的字,仍保留的旧读,而且一般的版本都写做“触龙说赵太后”,王力古代汉语上仍然是“触詟".碰着那类情状,尽可能按王力版的读音处置。不外,王力版古汉语字典、王力《古代汉语》、“王力常用字”中对统一字的阐明和注音,也有不尽不异的处所,那些一时还食不透,那遍灌音,恐难免有前后矛盾的处所,只能待重录时校正了。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做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款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水人物、汗青风情,具有深挚的处所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做品及宋玉等人“秉承屈赋”的做品编纂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菜根谭》博大精深,妙处难以言传,须有心人在工做之余,沏一杯清茶,静静的档次,菜根会越来越香,心智会越来越高。细味此书,一则重温人世那种已被淡忘了的实趣,二来清醒一下被金钱炙烤得晕头转向的思维,觅觅的修身养性的路子、待人处事的原则,学会高瞻远瞩,学会达看人生。

    早先录过一版菜根谭,因为那本书版本良多,所以没有放到电驴共享。新近买到中华书局版中华典范漫笔系列,固然也还有印刷错误,但总算是中华书局版了,就据此把原灌音校对补充了一遍。与诸本差别之处,多依书局本为准,但书局版中有断句错误的处所,没办法,只能参考其他版本了。我晓得,那仍然是个很粗拙的灌音,期待高明之士校正吧.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那四部着做的总称。据称它们别离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其时南宋驰名理学家墨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零丁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搜集起做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那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底子;次读《孟子》,以看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前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墨子语类》)墨熹着《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世说新语》 是南北朝期间(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权要士医生的言谈轶事的书。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撰写,梁刘峻(字孝标)注。汉代刘向曾着《世说》,早已亡佚。该书原名《世说》,后报酬与刘向书相别,别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天职为十卷,今传本皆做三卷,分为德性、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流贵族的遗闻轶事,次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隋书·经籍志》将它列进小说。宋书·刘道规传称刘义庆“性简素”,“喜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该书所记个别事实固然不尽切当,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惟风貌,保留了社会、政治、思惟、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东周各国志》所论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群星绚烂,千百年后,虽不胜枚举,但那一期间的人和事,在汗青上最凸起,最典型,它几乎是后世长短成败的理论泉源,更是后人行事为人的原则和楷模。小说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故工作节,颂扬了从善人流、赏罚严正、襟怀大度的贵爵和忠贞、有勇有谋的将相,也颂扬了那些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豪侠。 与那些正面人物构成明显比照的是,小说也塑造了一些昏聩、残暴、荒淫无耻的帝王、诸侯等统治者,和贪婪、奸诈。阴险的佞臣小人。做者对他们揭露与鞭笞的立场天然而然地融进情节的停顿之中。

  《史记》是中国汗青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做者是西汉期间的司马迁。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传记五大部门。《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原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那部巨着后曾给其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十分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白谁的着做罢了。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着录那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后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原来是古代史乘的通称,从三国起头,《史记》由通称逐步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赞扬那部巨着是“千古之绝做”(《论中国粹术思惟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古文看行》是自清代以来最为时髦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

  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大致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开展的大致轮廓和次要面孔。此中包罗《左传》34篇 ,《国语》11篇, 《公羊传》3篇、 《礼记》6篇, 《战国策》14篇,韩愈文17篇;柳宗元文8篇,欧阳修11篇,苏轼文11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3篇……共222篇。本书进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做。衡文原则根本上兼顾到思惟性与艺术性当然所谓思惟性是以不违犯封建正统看念为基准的。选者以古文为正宗,也不排斥骈文收进4篇,在其时是难能宝贵的;在文章中间或末尾,选者有一些夹批或尾批,对初学者理解文章有必然搀扶帮助;编制方面一改前人按体裁分类的习惯,而是以时代为经,以做家为纬,值得必定。

    《文心雕龙》是古代文学理论着做。刘勰撰。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责备史上第一部有缜密系统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8231;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着。魏晋期间﹐中国的文学理论有了很大的开展。到南北朝﹐逐步构成富贵的场面。文学创做和文学理论责备在其汗青开展中所积存起来的丰富体味﹐既为《文心雕龙》的呈现预备了前提﹐也在《文心雕龙》中得到了反映。

  《人世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责备的着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做品,是承受了西洋美学思惟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目光对中国旧文学所做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之拘限,力图运用本身的思惟观点,测验考试将某些西方思惟中之重要概念,融进中国固有的传统责备中,所以,从外表上看,《人世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做品之编制,格局,并没有显着的区别,现实上,它已初具理论系统,在旧日诗词论着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做品.以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做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世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着做之一。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典范着做之一(《黄帝内经》、《伤冷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心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着。在理论上成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躲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摄生学”、“命运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成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根底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纯朴唯物主义辨证思惟。

  《伤冷论》是一部论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着。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着《伤冷杂病论》,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辑将此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冷论》,另一部门次要阐述内科杂病 。《伤冷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往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阐述人体感触感染风冷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及若何停止辩证施治的办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示的各类症候回纳出症候特征、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冷热趋势、邪正盛衰等做为诊断治疗的根据。

  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根底,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阐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扬至人文道德范围。阐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哲学的根底。

  《道德经》又称《道德实经》、《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炊前的一部着做,为当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期间的老子李耳(似是做者、正文者、传抄者的聚集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惟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汗青上首部完全的哲学着做。如今能够看到的最后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也遭到学者的重视。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改变多端,具有深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摘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诙谐挖苦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着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典范之一。《汉书艺文志》着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要三十三篇。此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着;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做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远游》、《齐物论》、《摄生主》,《摄生主》中的“厨子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孙子兵书》又称《孙武兵书》、《吴孙子兵书》、《孙子兵法》、《孙武兵法》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灿烂瑰宝,是中国优良文化传统的重要构成部门。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惟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孙子兵书》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传播下来的最早、最完全、最驰名的军事着做,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惟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惟家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享有“兵学圣典”的佳誉。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山东滕州人,汉族,是我国战国期间驰名的思惟家,墨家学派的开创人。他曾提出“兼爱”“非攻”等看点,创建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其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

  《唐诗三百首》共选进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此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正文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时髦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用得到了空前的发扬,其代表做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宋词三百首》是最时髦的宋词选本,编者墨孝臧,(1857-1931),原名祖谋,字古微,好沤尹,又号彊村、上彊村民,浙江回安人,其选录原则,以混成为大旨,并求之体格、神致。

    词学极盛于两宋,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而体格尤重于神致。以浑成之一境为学人必赴之程境,更有进于浑成者,要非可躐而至,此关系学力者也。神致由性灵出,既体格之至美,积发而为清晕芳气而不成能掩者也。近世以小惠侧丽为词致斯道为之不尊;往往涂抹半生,未窥宋贤门径,何论堂奥!未闻有人焉,以神明与古会,而搜集择其至精,为来学周行之示也。上彊村民先生尝选《宋词三百首》,为小阮逸南馨诵习之资;大体求之体格、神致、以浑成为大旨。夫浑成为遽诣极也,能循涂守辙于三百首之中,必能取精用闳于三百首之外,益神明改变于词外求之,则夫体格、神致间尤有无形之沂合,天然之妙造,即更进于浑成,要亦未为行境。

    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释教典范中,《金刚经》是译介得最早,传播最广、影响更大的典范之一。

    《心经》是释教中最根底、最核心的一部经。也是一切般若法的核心。

    做为禅宗的宗教典范,《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在中国释教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绝无仅有的一本被称做是“经”的由中国僧人撰述的佛典。因为根据释教传统,只要记叙佛祖释迦牟尼言教的着做才气被称为“经”,佛门生及后代佛徒的着做只能被称为“论”。以《坛经》冠名惠能的言教,足见“六祖革命”后,中国释教的变化风习,也足见《坛经》在中国释教史上的地位之高,惠能禅宗影响之大。

    《坛经》我手上有中华书局版本和宗教文化出书社两个版本,灌音时以中华书局版为主,参考了宗教文化出书社的文字,对书局版的个别字句有改动。《坛经》在我那里放了十多年,其实我也不断只读了《行由品》或称《自序品》,没往下读过。

     明代袁了凡所着的《了凡四训》是在社会上普遍时髦的劝世书。该书一经问世,便遭到人们的喜欢,成为人们修身立命的理论批示。

  找到了中华书局出的《鬼谷子》,满认为能够比力安心,谁晓得,也有一些很初级的印刷错误,注错音、丢字、错字的问题也很多。看来对我不断比力相信的中华书局也没法安心了。

    《尚书》是又一本没怎么看大白,就灌音的书,等看得比力大白之后,还会重录的。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外史着做。笔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汗青。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灌音文本: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上海世纪出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书社出书发行

  下载地址

0
回帖

《中国古典文学全文朗读系列_汇总》白云出岫版[MP3]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