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不合史实之处

1天前 (12-08 16:38)阅读1回复0
雕刻瞎
雕刻瞎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6955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911
  • 回复0
楼主

一、朕(全书)

   秦朝以前“朕”并非只要天子才气用,谁都能够用,而《东周各国志》中的天子一口一个“朕”,其别人则不称“朕”,似乎“朕”是天子公用的,不合史实。

   二、共和行政(第一回)

   公元前841年(一说公元前842年),西周国都镐京的布衣发作暴乱(一说贵族政变),赶走暴君周厉王(一说周厉王并不是暴君,只是变革失败的君主),那就是“国人暴乱”。《东周各国志》说“到九传厉王,残暴无道,为国人所杀”,不合史实。周厉王逃到彘(一说被放逐到彘),曲到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死往。还有召公之子代太子靖(一做“静”)死的说法,厉王都没遭到逃杀,太子怎会遭到逃杀?那个说法与“赵氏孤儿”的故事千篇一律,值得思疑。

  周厉王被赶走后,“共和行政”起头,公元前841年为共和元年,是中国汗青上有切当编年的起头。“共和行政”事实是指什么呢?《东周各国志》说“又亏周、召二公齐心协力,立太子靖为王,是为宣王”,并没有提到“共和行政”期间的十四年,只提到了周、召二公主政。关于“共和行政”有两种说法:一是周定公和召穆公虎行政,二是共伯和(一说是共国诸侯和,一说是卫武公和)行天子事。后者 “共”读为“gōng”。

   三、杜伯(第一回)

   杜伯其人的实在性,不容思疑,在良多典籍中都提到了。杜伯,为周医生,事周宣王,杜伯的名字在以上典籍中都没有提及,但在《承平广记》中记载名恒,有族谱称名献、致禄,待考,是杜地(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的领主。关于杜伯被杀的原因,《东周各国志》的内容不再赘述(《水经注》记载“本伯与其友左儒仕宣王,儒无功见害,杜伯死之,末能报恨于宣王”,左儒被杀,杜伯他杀,与《东周各国志》的说法正相反),此说法与褒姒的出身有关,既然褒姒的出身是虚构的,那么那个说法就不成信。至于二人化厉喊冤更是无稽之谈。还有一种说法是周宣王有个宠妃喊女鸠,他看上了英俊的杜伯,就想方设法往诱惑他,杜伯回绝了女鸠的蛊惑,成果女鸠恼羞成怒,在宣王面前诬告杜伯逼迫她。周宣王听信了女鸠的话,就把杜伯处死。

   四、褒姒(第一、二、三回)

   《东周各国志》中褒姒的出身很明显是个神话传说,不克不及相信。其实褒姒只是褒国为赎功而献给周幽王的美女,仅此罢了,《东周各国志》中关于褒姒的故事以及故事傍边的人物根本上都是虚构的,包罗闻名的“烽火戏诸侯”。

   五、尹球、祭公易(第二回)

   《东周各国志》中的尹球和祭公易为虚构人物。

   六、申国(第一、二、三、四回)

   《东周各国志》中申国君主爵位紊乱,且既然是申后之父,就应是国丈,而不是《东周各国志》的“国舅”。

   七、褒姒得宠的时间(第二回)

   周幽王起头宠幸褒姒是在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而不是《东周各国志》的周幽王四年(公元前778年)。

   八、伯服出生与宜臼奔申(第二回)

   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伯服出生,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宜臼奔申。而《东周各国志》中宜臼奔申在伯服出生之前。

   九、烽火戏诸侯(第二回)

   “烽火戏诸侯”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然而却只是个故事,不是实在的汗青。周朝那么大,各地的诸侯底子看不见烽火,即便看见了也不克不及及时赶到。戎行的调动、集结、备粮、行军,再到最初赶到国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并且根据一般来说,外敌进侵,来往不定,军情本就变化多端。等诸侯的戎行抵达之后假设没有看到仇敌,完全能够理解为敌军已经撤兵,只会休兵而往,有什么可少见多怪的呢?褒姒看见戎行来到又凭何种心绪往笑呢?并且幽王被杀就其他典籍所示,实乃周幽王已知申侯勾结犬戎预备做乱,故先发造人率军伐申战败的成果,怎会有敌军来袭、示警无救之事?再说,举烽火召集戎行抗敌,那是汉朝抗击匈奴的预警办法,西周时底子没有那种预警办法。

0
回帖

《东周列国志》不合史实之处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