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九百九十六帖 读《无所不谈合集》

7小时前 (17:53:13)阅读1回复0
西柚
西柚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6689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378
  • 回复0
楼主

  读书破万卷(2996)•《无所不谈合集》

  《无所不谈合集》(小品、漫笔集)1974年10月台北开通书店初版。做者事迹拜见《读书破万卷•京华烟云(2973)》。

  《无所不谈合集》成书缘起于1964年,其时中心社专栏向林语堂的约稿,1965春至1967三年间林语堂做了约有一百八十篇专栏文章,1969年由文星书局结集出书为《无所不谈》一、二辑。1973年林语堂与台湾开通书店出书社刘甫琹筹议,将1968年所写与之前的两辑并为此《合集》,以飨读者。1974年10月,《无所不谈合集》由开通书店正式出书。那部书中的文章虽浅显短小,但意涵丰富,将林语堂对宇宙人生的观点、对中西文化的评判、对现代人物的臧否都囊括在内,书中数篇文字力斥程墨理学,推崇孔孟儒学邪道,“是我思惟中心所寄”。 该书前有代序、流行水上的潇洒,第一篇《碎语闲言》包罗《有驴无人骑》等25篇杂文,第二篇《文思雅韵》包罗《论骂人之难》等30篇文章,第三篇《驰隙流年》包罗《驰念蔡元培先生》等22篇文章,第四篇《字斟句酌》包罗《释雅键》等25篇文章。做者在《序言》中阐了然该书出书的原因以及对重要文章的介绍,他说:

  一九四六年冬,马星野先生来美,约我为中心社专栏撰稿人之一。我自一九三六年辞往《论语》半月刊、《人世世》、《宇宙风》的编纂责任,赴美专著英文册本,中文写做此调不弹已三十年。马先生给我那个好时机,复回旧业,难免见猎心喜,欣然容许。自一九六五年春至一九六七年间陆续撰文颁发。后因与香港中文大学订约编辑《现代汉英词典》,势难兼顾,乃又中辍。计三年间所做不下一百八十篇,前出一、二集已经售罄,读者向隅。乃与开通书店筹议,连统一九六八年所写(本应为三集),汇为合集,复分类排比或略补注篇题,以求详备。甫琴先生决然首肯,且拟从头用老五号字付梓,为重修定本,耳目一新。甫琴先生半世良知之隆情厚意,铭感不忘。

  书中杂谈古今中外,山水人物,类多小品之做,即有定见,以深进浅出文调写来,意主浅近,不重理论,不涉玄虚,中有几篇论说文,是我思惟重心所寄。如《戴东原与我们》、《说诚与伪》、《论中外之国民性》诸篇,力斥虚假之理学,抑程墨,尊孔孟,认为宋儒之以佛进儒,谈心说性,往孔孟之近情哲学甚远,信儒者不禅定亦已半禅定,颜习斋、顾亭林已先我言之。

  此为儒家由动转进静之大关捩,国人不成不深察其故。《论工具思惟法之差别》,是我一贯的中心思惟,尤详述此议,心所谓危,不敢不告。

  《无所不谈》后由陕西师范大学出书社出书,该书并非讲浪漫文学,而只借此讲讲人品及文笔之潇洒。因为人品与文学同是一种事理。讲潇洒,就是讲骨气,讲性灵,讲才调。谨愿者以工,才高者以逸,在做人,在行文,在画画,统一事理。若苏东坡之冠代才调,天然独往独来,无窒无碍,以意役法,不以法役意。但是我所要讲的是,无论何人总可表达一点逸气。把实性灵透露一点出来,不成昏昏冥冥战战兢兢板起面目面貌以末世,如许的人生就无味了,充满那种人的社会也成了无味的社会。但若只求多寿多福多子混过一世,也不要什么性灵。那也未始不成,至于艺术创做却以此一点性灵风骨为生命。

  本篇并非讲浪漫文学,而只借此讲讲人品及文笔之潇洒。因为人品与文学同是一种事理。讲潇洒,就是讲骨气,讲性灵,讲才调。谨愿者以工,才高者以逸,在做人,在行文,在画画,统一事理。

  评:“无所不谈”内容丰,不讲浪漫讲性灵。不重理论不涉玄,贬抑程墨尊孔孟。

  以佛进儒谈“心性”,不禅定亦半禅定。浅显短小意涵富,流行水上潇洒行。

0
回帖

第二千九百九十六帖 读《无所不谈合集》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