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的“吕剧”?

5小时前 (21:49:16)阅读1回复0
王富贵
王富贵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6797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594
  • 回复0
楼主

  “山东琴书”开展过程中群寡曾称之为“化装扬琴”。原是 清乾隆、嘉庆年间产生于山东省西南部的一种说唱形式,后因受各地语言、风俗和姊妹艺术品种的影响,逐步构成了南、北、东三个流 派。清末,广饶县谭家村的琴书艺人时殿元、谭秉伦、崔兴乐等初创 化装演唱,剧目是《王小赶脚》。

  因是“赶脚”,道具又是“驴”,所以很随便便铸成了载歌载舞的新形式,时称“驴戏”;但最末因唱琴书 的多为夫妻档、家庭档,而衍化为“吕剧”。既登台,就必需在演出、 化装、冲击乐等方面逐个完美,并向周边已经成熟的剧种(如京剧、梆子等)进修,那个过程又过了十几年,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 便有专业的吕剧班社进进省城济南表演了。

  新中国成立后,省文化 部分认为该剧种尚未“程式化”,可塑性较强,比力合适排练现代戏,于是便把它做为试验、变革的重点剧种加以拔擢,起首表演了 《小姑贤》,继之又改编上演《李二嫂改嫁》,那些戏的胜利无疑催生了吕剧的拓展空间。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除本省外,便很快在西北、东北、东南等13个省(区)有了数十个专业剧团;至于业余 的吕剧表演更是各处开花。

  而跟着该剧种的大量理论活动,吕剧音 乐也有了较快的开展,在其根本唱调〔四平〕〔二板〕根底上又创造了〔反四平〕〔散板〕〔快板〕等形式,使吕剧唱腔愈加斑斓动听,也更 趋婉约灵动。

0
回帖

如何看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的“吕剧”?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