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的"多拉"巨炮
全长 : 42。97米
宽 : 7米
高 : 11。6米
重 : 1,350吨
炮口径 : 800毫米
炮长: 32。48米
炮重: 400吨
射击角度: +53 度
炮弹重 :
7。1吨(穿甲弹)
4。
8吨 (高爆弹)
1。8 - 2。0吨 (推进燃料)
炮弹射速:
720米/秒(穿甲弹)
820米/秒 (高爆弹)
射程 : 28 - 47 公里
1942岁首年月,末于造成了那门超重型巨炮,它被用克虏伯家族的“古斯塔夫”前缀名定名,希特勒本人和军需部长斯佩尔出席的验收仪式,它被700万马可被军方购置,以工程师的老婆的名字定名匿称“多拉”。
它的炮管长达32米,火炮在战斗形态的全长达53米,高12米,全重1488吨。如许的庞然大物在拆配、运输和射击试验时碰着极大困难。在试验弹道性能时,拆弹机还不太完美,只好用一台起重机把4吨重的炮弹吊送到炮身尾部,再用一辆轻型坦克把它猛地推碰到炮膛里。
为了把火炮运送到试验场,特意设想了3辆构造特殊的巨型运输列车。沿途的桥梁无法承担如许大的重量,列车只好绕过很长的弯路而行驶。抵达阵地后,先用2台巨型起重视吊拆底座,然后安拆炮架、炮管和拆弹机构,全数工做由1名少将批示1400余人奋战3个礼拜才完成,高矗的巨炮非常宏伟壮看。
为了预防苏军飞机轰炸,阵地四部分署了高炮队伍和保镳飞机,大量步卒、巡警和警犬在四周10千米内日夜巡查。一旦发现敌机轰炸,立即由化学兵施放烟幕保护。参与批示、操做、保镳的总人数到达4000人以上,它的炮弹也是耸人听闻,每一枚穿甲弹重7。1顿,一枚高爆弹重4。
8顿,推进燃料在1。8吨到2吨。
巨炮造成后被定名为“多拉”炮,原方案进攻马其诺防线,可是那时法国已经投降。苏德战场迫切需要重型火炮,于是“多拉”炮被运到黑海之滨,袭击了塞瓦斯托波尔的地下工事,8月中旬又被运往斯大林格勒,但是德国在此战中惨败,9月为免被俘“多拉”又渐渐运回,“多拉”列车炮又会同“卡尔”“洛奇”和“迪沃”等巨型臼炮参与对1944韶华沙起义的镇压动作,德军在苏联重兵压境,本身难保的情状下,为镇压波兰人民的对抗,仅掉臂弹药食紧,极其残暴地有组织和分步调的炮轰和爆破,将华沙全城几乎痍为平地。
1945年4月,德国工程师为免被缴获,拆除的“多拉”,友邦戎行缴获了那门巨炮的部件,在德国希尔雷本靶场发现过一根炮管和几发炮弹。
更大口径的火炮是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用汽油桶改拆的阿谁工具(片子里看到的)。
2战时的铁道炮,就是楼上说的那800毫米的巨炮,按在铁道上的,还有良多小一点口径的,至于战列舰上的,就得说日本的大和,武躲了,主炮口径到达了460毫米,一炮就能把一个小山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