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项羽死在哪里?

1年前 (2022-12-09)阅读2回复1
小强
小强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8
  • 经验值27653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55307
  • 回复0
楼主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被汉军围困于垓下,八方受敌。项羽力战脱身,却深感无颜再见江东长者,在乌江岸边自刎而亡。于是,后世便有了一出霸王别姬的凄美故事和一首“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的千古名诗。

  但在本年8月最新一期的《中华文史论丛》上,中国人民大学国粹院院长冯其庸撰文指出:项羽并不是自刎乌江,而是死在间隔乌江120公里的东城。

  那篇名为《项羽不死乌江考》的文章给乌江岸边的千古悲歌打上了问号。

  葬身地距乌江120公里

西楚霸王项羽死在哪里?

  上世纪80年代,冯其庸前去安徽察看。他最后的设法是写一部“《史记》天文考”,对《史记》中涉及到的地点停止从头考证。

  从那时起,他就对项羽自刎乌江岸的说法产生了思疑。尔后20余年里,冯其庸沿着项羽兵败败退的道路停止了实地查询拜访,积存了大量素材。曲到往年,冯老才将所有的史料和证据停止了梳理,完成了《项羽不死乌江考》的论文。

  据冯老认定,《史记》有关项羽之死的全数文字,除《项羽本纪》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两处涉及乌江,当另做阐发外,其余无一处写到项羽乌江自刎。

  反却是明白提到:项羽“身故东城”,“使骑将灌婴逃杀项羽东城”,“破籍东城”,“逃籍至东城”等等。

  东城又在哪里呢?东城在今天的安徽省定远县,间隔乌江有120公里。

  根据史料,项羽从垓下突围出来后还有八百余人,但到了东城激战后,项羽身边还剩下28人。

  此时,汉军有数千人将其团团围困,项羽已是步行,手拿短刀兵迎敌。从常理揣度,又怎么可能从东城突围,再走120公里到乌江岸边呢?

  一座有名无实的“九头山”

  那么,项羽事实有没有从东城突围呢?

  据《汉书》记载,项羽东城突围不是在东城县城,而是在其时东城县境内一座山上。

  “那座山”在初唐李泰《括地志》上被再次提及:“九头山在滁州全椒县西北九十六里。‘江表传’云项羽败至乌江,汉兵至此,一日九战,因名。”根据那个记载,项羽确实曾率领28人打破了汉军的重重包抄。“九头山突围战”不断以来被说得有板有眼,说是山石上还留有磨刀的陈迹。

  为此,冯老拜托其时的定远县文化局局长开车前去全椒县觅觅九头山,想看一看东城间隔九头山事实有多远。但那位文化局长绕着全椒县东南西北找了个遍,都没有找到那座九头山。据其时全椒县文化局的同业介绍,全椒县底子就没有一座九头山。

  1988年,全椒县从头修订县志时,已经将九头山的有关说法取缔了。

  另有一种说法,九头山其实是在离全椒县不远的和县,但和县只要一座花山,也从未喊过九头山。

  冯老据此认为,九头山其实是一座千百年来有名无实的山。

  既然九头山找不到,项羽从东城突围的史实天然也就值得商榷了。

  切当记载出自元杂剧

  假设项羽底子没能从东城突围,而是葬身于东城。那“乌江自刎”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

  冯其庸认定,《史记》、《汉书》均无“乌江自刎”的明白说法。

  到了唐代,《史记正义》转引古书《江表传》时也只提到“项羽败至乌江,汉兵逃羽至此”,提到了乌江,但仍无“自刎”一说。

  再往下梳理,在元代的文史材料中,冯老末于找到了项羽乌江自刎的最早记载。但那段记载其实是出自元代中期剧做家金仁杰的杂剧《萧何月夜逃韩信》。

  冯老由此认为,项羽乌江自刎是民间传说,由民间传说构成了杂剧。

  上世纪80年代,冯老在乌江实地查询拜访时,拜候了本地农人。本地人竟然摘用了元杂剧中艄公说的“渡马不渡人,渡人不渡马”那两句话来讲霸王。冯老觉得,元杂剧传播普遍,影响深远,那可能就是“乌江自刎”的传说得以普遍传布的原因。

  乌江不在东城

  也有人认为,“自刎乌江”与“身故东城”实为一说。据宋代汗青天文学著做《舆地广记》中记载:“乌江本秦东城县之乌江亭,项羽欲渡乌江即此。”如许一来,《史记》中虽明白记载项羽“身故东城”,但乌江很可能在东城治下,故而也可称项羽“乌江自刎”。

  但据冯老考证,秦汉旧造,东城辖区其实不包罗乌江。

  传说中项羽自刎的乌江岸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和县境内,和县在古时被称为历阳。《灌婴传》里有“下东城、历阳”的记载,那就阐明历阳其时其实不属于东城。不然,《史记》做者司马迁只要说“下东城”就够了,没需要再说“历阳”。

  别的,谭其骧先生的《中国汗青地图集》第二册“秦”“淮汉以南诸郡”图,明白标着“阴陵”“东城”“历阳”。那也阐明,在秦时它们是并列的三个县。到了西汉,“东城”与“历阳”之间又新增一个“全椒县”,“东城”与“历阳”已经完全不交界了。

  中学教师最早提出量疑

  冯老还特意阐明,是一个名喊计正山的人最早提出了“项羽并不是死于乌江”的看点,引起了他的兴致。

  计正山恰是定远县前文化局局长,也是受冯老拜托觅觅九头山的人。

  1985年2月13日,计正山在《光亮日报》颁发学术论文《项羽事实死于何地?》,第一次量疑项羽在乌江自刎的实在性。其时,计正山是定远二中的一名教师。

  根据计正山的说法,“项羽身故东城”明白载于史乘,只是持久被人们所漠视。

  《史记·项羽本纪》的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汉高祖)五年卒亡其国,身故东城”。《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更为明白:“汉五年……骑将灌婴逃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往也,婴以御史医生将车骑别逃项籍至东城,破之。

  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

  但因为欠缺有力的证据,计正山的看点不断以来未能产生较大影响。而冯其庸老先生对本身的看点很有自信心,觉得所掌握的证据很足够。

  项羽到底是身故东城仍是自刎乌江?不知此番能否能有定论。

0
回帖

西楚霸王项羽死在哪里? 相关回复(1)

花开花落
花开花落
沙发
项羽死在垓下,英雄末路令人叹。
潜水2小时前 (13:01:58)回复00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