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曲子于20世纪20年代登台以前,其原型本是“高跷曲”,或曰“踩唱”(意指踩着高跷唱)。不逢年,不逢节,也即不踩跷的清唱,则称“哼小曲”或“唱小曲”。但那种自娱自乐性量哼唱的曲子是既短小又活泼的“俗曲小令”,而南阳一带围桌唱和的“曲牌”却是既严厉又古板的“联套”大调曲子(开封、豫北称“鼓子曲”,淮阳、汝南称“丝弦道”)。
因而,前者(踩唱)应属于歌舞系统,然后者才属于曲艺系统,二者底子不是一回事。“曲剧”就恰是在“高跷曲子”的根底上构成的。其实,在河南“踩跷挂唱”的汗青本来兴于“国泰民安”的清乾隆末期,至道、咸年间曾一度中断,光绪至民国初,经王凤桐、解新富等几位先生的热心倡导,编曲稿、改曲子,把“踩唱”起首在大屯、关林一带恢复起来。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热潮中,洛阳周边各县争相效尤,于是在新安、宜阳很快便又有了“蜡花戏”的称唤。“蜡花戏”经渑池西行与“扬高戏”(有可能是“秧歌戏”的音讹)和“迷胡”(眉户)相连系,带上了深挚的黄土高原发音,那便呈现了怪样子的所谓“陕灵曲子”。
抗日战争后期,“陕灵曲子”一度曾与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并列,成为河南曲子的“一树三枝”。但除个别小曲为洛阳“高跷曲”所吸收外,总的说并未影响到洛阳“小调曲子”的整面子貌。同样,若想把南阳“大调曲子”中那种曲体标准、词格严谨、唱法古板的“牌子”融进到演唱风气清爽、活泼的洛阳“小调曲子”中,那也是既难“踩”也难唱的。
因而我们才认为•。高跷曲的“跷”是源于2500年以前,也即《列子•说符》所载“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腔,并趋并驰”。“曲”则出自元、明期间时髦于中原地域的“俗曲小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