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的起源是哪里呢?

5小时前 (03:07:39)阅读1回复0
丸子
丸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6956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913
  • 回复0
楼主

今古文之外,经学中别有伪古文一派,其缘起于东晋时梅赜(梅,亦 做枚,赜,亦做颐)[晋西平人,字仲实。元帝初,官豫章内史。]所献 {伪古文尚书(托名孔安国所传,并并实者全造一部安国之《注》)。 宋墨熹、吴械,明梅鹫皆疑之。[墨熹说见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卷 八"墨子于古文犹为补救之说”节。

  吴械,字才老,南宋时人,野史无

传,曾著 书稗传》十三卷,今佚。说见同卷疑"古文自吴才老始”节。梅 鸾,明旌德人,字致齐。著〈尚书考异,《尚书谱》,力攻古文之伪,

为阎、惠(惠栋,著《尚书古文考》)所本]至清阎若璩而考定其伪。

   [谓为梅赜所伪。](阎所著书曰《古文尚书疏证》)伪造之主名,丁晏 指为王肃(见所著《尚书余论》)。近人又有疑之者(吴承仕,其《与 章炳麟书》。见《华国》月刊中)。途辙,实与郑同,无足深论。〈孔 子家语,[十卷。]大约系王肃所造,〈孔丛子〉[三卷。

  ]亦然。 [详见《四库全书总目概要》子部儒家类_。(家语》又有清孙志祖《家 语疏证六卷,证为王肃所伪。]因东汉泥古、琐碎、迷信之学风所激起

之反动,是为形而上学。[参看梁启超《饮冰室丛著•论中国粹术思惟变迁之 大势〉第五章。]其学起于魏正始(废帝年号)时,曲至南北朝之末。

  但

至东晋中叶后,则渐与佛学相混,非复纯形而上学矣。[故纯形而上学之历期也极 短。][形而上学起于中原北方,后随晋室南迁而盛于南,北方反无形而上学。亦 犹其后理学起于北,随宋室南迁而盛于南,北方反无理学也。]纯形而上学

以 易、{老二书为主,《庄子》次之。

  [《列子》为晋人伪造。 [〈列子〉盖即注者张湛所伪,一部门本诸古书,一部门为其伪做,如 《杨墨篇》决非先秦思惟,乃魏晋时颓丧思惟也。][以《易〉、〈老

为主者,盖其空谈原理,实取诸儒、老二家之学之涉及原理之部门也。论 者或谓其本道家而儒家仅其外表者,乃不知儒、老之涉及原理者底细同也 (先秦诸子之言原理哲学,本多不异)。

  ]其所研究者,为宇宙及神鬼之

有无,人之情性、运命及安身、立命等问题;在政治及社会轨制上,则主 张重原理而不泥事实(重道而遗迹)。此中各类人物皆有。[见《燕石札 记•清谈 一、二、三、四条。]其著作甚多,具见〈隋书•经籍志〉 中,惜其书多已亡,只可一览而知其时有多么著作耳。

  [大致无具有层次 系统之书,多属注、讲义、讲疏之类。]存于今者,专书王弼〈易注〉、

郭象(庄子注〉最要,[至何晏之〈论语集解,仅包罗一小部门之玄 学,不及二书之要也。]列子》之伪造部门,亦可供参考。单篇散见 史传及各家集中。

  (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最便[清严可均 编。])与佛家有关涉处(分赞、否二方面),可看〈弘明集〉。

0
回帖

魏晋玄学的起源是哪里呢?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