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就是“太监”吗?

16小时前 (08:47:37)阅读1回复0
雕刻瞎
雕刻瞎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7269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4539
  • 回复0
楼主

“宦官”在古代是侍候皇帝及后宫的人,在清朝,“宦官”和“太

监”是划等号的,都是阉人,二者在外延上一致。但纵看中国汗青,

二者却不完满是一回事。

据记载,先秦和西汉期间的宦官并不是满是阉人。自东汉起头,

才全数用阉人。据《后汉书•宦者传记序》:“宦官悉用阉人,不

复杂调它士。

  ”那是因为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

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假设容许男侍出进,不免会发作秽乱宫

帷的事,所以绝不容许其他成年男性在宫内当差。

“寺人”一词则产生于辽代。据《辽史•百官志》载,辽代南

面官诸“监”职名中,有“寺人”之称,但在详细称唤上,仅称监,

如太府监。

  元代的太府和各监,多有“寺人”一官(如仪文监、典牧监、

典室监、太府监等均设寺人)。明代诸监不设此官,但在宦官所领

的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寺人等,在宫廷内专门侍奉皇帝及其家

族。明中叶以后,寺人的权利扩展,呈现了刘瑾、魏忠贤那样的奸

臣寺人。

可见“寺人”在辽元期间是权要机构的长官,与专门侍侯皇宫

大内的宦官有很大区别。明朝时不再设立“监”那一权要机构(用

此外名称替代),而专指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的长官。那阐明“宦官”和“寺人”扯上关系,

是在明朝。“宦官”和“寺人”的区别在于,寺人专指宦官的领袖。

清朝时,宦官和寺人已然没有区别了。只要在宫廷侍侯的阉人皆可称寺人。“宦官”

和“寺人”的存在,是中国王权陈旧迂腐和残暴的标记。辛亥革命后,寺人那一不合理的现象,

才最末彻底消逝。

0
回帖

“宦官”就是“太监”吗?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