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从有了婚姻,也就有了离婚和改嫁。
离婚,古代称为“出妻”、“绝婚”、“大回”、“往返”、“休妻”等。根据礼制规
定,离婚要有理由,遂规定了 “七出”之条,也喊做“七往”、“七弃”等。其内容是: 一、无子,二、淫浃,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偷盗,六、忌恨,七、恶疾。
从
《仪礼》、《公羊传》和《大戴礼》有存眷疏看,战国期间汉子们就以此来离婚。好比孔 子的学生曾参,其妻仅仅一次“蒸藜不熟”,即没有把菜炒好,就被无情放弃;孟子婚 后想进卧室,见老婆仅着内衣,认为她没有教养,将其赶落发门;上将军吴起嫌老婆织
的布不称心意,一句话就把她休了。
到了汉代,“七出”被正式写进律条。但那时离婚仍很随意。好比,西汉开国
功臣陈平,嫂嫂背后说了他几句坏话,陈平的哥哥为此休了老婆;东汉大臣鲍永休 妻的原因更好笑,老婆在婆母面前饮斥小狗,声音略微大一点,就被鲍永赶回了娘
家往。
古代夫妻离婚的原因良多。
原来夫妻恩爱,相互无意分手,可是,公婆假设看不上
儿媳,也会形成棒打鸳鸯的悲剧。《礼记。内则》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 出。”就是儿子不管觉得老婆多好,公婆不喜好那个儿媳,就要将其赶落发门。如东汉 邓元仪夫妻的分手、汉乐府中的焦仲卿妻被休,以及南宋陆游与唐琬的离婚,都属于那
种原因。
女子一旦让丈夫休掉,大多忍气吞声,自认不利。但是,也有女子斗胆起来抗争。
东汉济阴(今山东定陶县西北)人黄允,喜新厌旧,想高攀司徒袁隗的女儿,休掉发 妻夏侯氏。其妻附和离婚,但在分手前要求与亲朋们面别。黄允一下召来300多位亲 友,只见夏侯氏把脸一沉,当寡数落起黄允的15件丑事,使其坏了名望,另娶的美梦
成了泡影。
此外,女方家庭假使觉得嫁人不妥,也能提出离异。如汉景帝皇后王氏,原嫁
给金姓须眉,王母后来传闻女儿命相富贵,便让女儿分开金家,当做礼品献给太 子;唐代并州(今太原市)才女裘氏,嫁了无能丈夫许某,裘家后来反悔,硬是让 女儿分开了许家;宋代王彦龄醒酒辱骂岳父,触怒了老婆的娘家,强逼女儿与丈夫离婚。
古代离婚手续比力简单,据《礼。杂记》载:诸侯离婚,一句话就行。通俗人离
婚要说出女方罪恶,若女方没有罪恶,要拜送之。后来,觉得如许太随意了,遂有了文 字手续。至少从隋唐时代起,离婚需要签定文书,只要须眉认为老婆当休,一纸休书就 可将其赶走,没必要征得女方附和。
但是,假使女方提出离婚,则必需征得丈夫附和。如
果丈夫不附和离婚,而女方必然对峙分手,只好由官府来判决了。
离婚文书比力简单,内容大都是说,两人相处不谐,必是宿世冤家,不如就此
别离,有的还给分手的老婆写了祝词。从敦煌文书中看,唐代有的的离婚祝词写得 饶有幽默:“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裙娥媚,巧逞窍窈窕之姿,选聘高 官之主。
女子离婚应当再嫁,那是合于天理人伦之事。汉代史学家班固说:“夫妇之道,有
义则合,无义则离”(《汉书。孔光传》。汉代女子改嫁,要举行一次酒宴,含有庆祝的 意思。不只民间女子能自在改嫁,皇亲帝眷也是如斯。如汉文帝的母亲薄氏、汉景帝的 皇后王氏、晋元帝的皇后郑阿春等,都曾再披嫁衣;三国时代曹丕的皇后甄氏、孙权
的夫人徐氏,都是寡妇改嫁。
唐代公主有23人再嫁,三嫁者4人。此中唐高宗19 个女儿,改嫁者有4,唐太宗21个女儿,改嫁者有6。安泰公主改嫁,皇帝亲身操 办贺仪,排场胜似初婚。宋代的皇室女子改嫁,也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宋史》写
了赵匡胤的妹妹改嫁,一点也不隐讳;宋徽宗的次女改嫁,抉择了少数民族领袖, 没人说三道四。
唐宋以前,妇女离异和再嫁比力自在。南宋理学大兴,但其时没有障碍妇女改嫁。
连理学家程颐的侄媳,也大大方方改嫁了。明代起头反对妇女再嫁。明成祖墨棣命人修 撰《性理大全》,对妇女的禁锢日甚一日。大明典造明白公布,妻背夫而逃,杖一百, 改嫁者绞刑。
尔后妇女不敢轻言离婚或者改嫁,因而节妇屡见不鲜。清代修《明史》
时,其时节烈女子“不下万余人”,颠末严厉挑选还有308人!
清代是满族人统治,但是,反对妇女离异和改嫁的歪风仍然流行。据《清稗类
钞》载:“夫死,妇不再适。里有改嫁者,乡党宗族引认为耻。
”为了不让寡妇再 嫁,政府成立了一些慈悲机构,用以处理寡妇的生活问题。上海地域就有松江府的 全节堂、华亭县的崇节堂、清节堂、清浦的保节局等。许多寡妇在那种变相的尼姑
庙中,眼泪和着饭菜一路吞咽,悲忿陪伴哀怨了此残生。不外,也有一些寡妇不尚 虚名,她们斗胆再觅夫婿,以至不吝以死相殉,然而实正讲到改嫁自在,那是清王 朝消亡之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