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是何时的文物?

2年前 (2022-12-12)阅读2回复1
小小的人啊
小小的人啊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46580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3161
  • 回复0
楼主

  我国的寺院在殿前均设香炉,在华人民俗、宗教、祭奠活动中,它是 一种必不成少的供具。成都武侯祠昭烈殿前放置着九龙三足鼎式铁香炉, 孔明殿前有四足飞天铁炉,惠陵园殿前则是一云纹双耳三足鼎式铁香炉。 它们是什么朝代的文物?据《庙志》记载,武侯祠的昭烈殿、孔明殿前的香炉,为主持道人张 清夜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募铸;而惠陵园殿前的香炉,为四川布 政使董淳在道光七年(1827年)捐铸。

  从文献记载看,其时那三件铁香炉铸得颇有重量。昭烈座前铁炉, 高三尺,围径八尺,重八百余斤。孔明殿前铁炉,高四尺,围径七尺,重六百余斤。惠陵园殿前铁香炉,高三尺,围径六尺,重七百余斤。然而,因为种种汗青原因,以上三件香炉已不存。现今置于惠陵园 殿、昭烈殿、孔明殿前的铁量香炉,都是明代器物,为1973年从四川省博 物院调拨而来。

  跨进成都武侯祠二门,视线越过青石雕龙丹墀向上,映进眼中的,即是 昭烈殿前的那九龙三足鼎式铁香炉。龙首外型的鼎足,承托起铸有四条龙及 云纹的鼓腹。鼎腹以上,是纹饰繁复的颈部和双层口沿,颈部铸有八卦纹, 夹有法器,双层口沿则分层铸有杂宝纹和缠枝纹。

  鼎腹工具外侧是龙形双耳,前爪挠口沿,后爪踩鼎腹,龙首引颈张口相对。透过铁鼎龙耳,抬眼可 见刻有“业绍高光”字样的匾额和刘备的金身塑像,非常崇高持重。较之前者,孔明殿前的四足飞天铁炉则更为生动。铁炉的双耳为身着 军服的人形武士,手挠口沿,脚立鼎腹,相向而立。

  细看之,两位武士的 面部脸色极为生动,似在悄悄用力将香炉固定。炉身纹饰同样繁复,四足 饰云纹,颈部一阶饰螭纹,二阶饰斑纹,腹部饰有云纹、蟠龙、飞天人物 等,沿口则铸有杂宝法器。远看之,会误将双耳武士看成两位书童,那恰 与诸葛亮博学多才、伶俐超凡的特征不约而合,可谓一个标致的误会。

  移步至惠陵,陵前寝殿是明代云纹双耳三足鼎式铁香炉,兽足、鼓腹, 阶梯形曲颈,双层口沿。探看炉内,可见三个圆状物,中有铁钉麵。墨铜 色的铁鼎后,恰是深灰色的惠陵墓垣,在晨光的烟雾中,缥渺静穆。乾隆年间,住持道人张清夜为孔明殿募铸铁炉的初志,实为聚集飞 散的焚化宝钞,增添祭拜时的尊重之意。

  现现在,补置的三件明代铁鼎炉 已不消做焚香,但礼器所承载之祭奠意义仍在,并因器形与建筑的完美融 合,成为突显武侯祠陵庙气量不成或缺的存在。

0
回帖

炉是何时的文物? 相关回复(1)

静待繁花盛开
静待繁花盛开
沙发
炉作为传统火源的文物,何时都是宝贵的人类文明遗存。
活跃3周前 (05-27 06:30)回复00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