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5小时前 (20:05:14)阅读1回复0
小强
小强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8
  • 经验值7809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5619
  • 回复0
楼主

"彼摘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摘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摘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摘葛》写一个须眉对他恋人的思念。那两句是用比方办法构成的夸饰句。“三秋”,那是指三个季度。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用那种夸饰之词描述他对恋人的殷切思念,实是情至之语。同时本体“一日”,喻体“三秋”,高低相形,比照明显,也有力地加强了豪情的表达效果。成语“一日三秋”即源出此诗。

来自

成语:一日三秋

【阐明】: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碰头,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方别离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描述思念殷切。

【出处】:《诗经·王风·摘莲》:“彼摘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彼摘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摘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近义词】:寸阴若岁

【反义词】:一刻令媛

【语法】:主谓式;做定语、宾语;描述思念殷切

三秋指的是一年

秋季分为孟、仲、季三秋

“三秋”应该是指三个季节。古代把秋季分为三个阶段:孟秋、仲秋、季秋 `

 示例:如“中秋”一词,根据我国古代历法阐明,夏历八月在秋季傍边,而十五又是那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八月十五被称为中秋。一年分为四时,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门,所以中秋也称“仲秋”。

同理,三春指孟春、仲春、季春。炎天、冬天也一样,我们不是学过峻青的《海滨仲夏夜》吗?那里的仲夏就是指炎天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最热的期间。

所以,“三秋”应该是指三个季节。并且从诗的原句能够揣度出来:第一段为“如隔三月”,第二段为“三秋”,第三段为“三岁”。此中“三岁”原来就是“三年”的意思,怎么可能“三秋”仍是“三年”呢?? 三个条理是从时间上逐渐递进的,一层比一层思念要深,再者从诗经的中普遍利用的“复沓”手法来看,我们也能够晓得,它的三个条理不成能反复利用统一个词。

0
回帖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