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的“江神子”那首词若何赏析?

9小时前 (03:08:53)阅读1回复0
小小的人啊
小小的人啊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787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5742
  • 回复0
楼主

  时在春末夏初,地点在野外村郊临水的路边。那时映进眼帘的,起首是轻风中微微飘荡的酒 旗。目光下视,杏花村酒馆尽收眼底。起首一句源于杜牧诗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远指杏花 村”(《清明》)。词的首句可看成个独立的句子,以下的写景抒情,都是从此处身处之境生发开来。

   接着两个三字短句写面前气象:“水溶溶,飏残红。”一句写水,一句写风。“溶溶”,谓活动貌。 碧波粼粼,实是令人神清气爽^可是“飏残红”一句便迥然差别了。“红”本已“残”,何况又“飏”! 逢此时刻,前人老是心绪凄凉。联络全词看,此时见“飏残红”,词人又怎么会不心忧神伤? “野渡船横”用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船自横”。

  原诗虽是绘景如画,但诗人的零落之 感,悠然可见。“野渡船横”四字,表示“杏花村馆”前的凄凉冷清,赐与词人的感触感染,应与“飏残红” 不异。但接下往一句,情趣又悬殊了:“杨柳绿阴浓,一湾江水,两岸杨柳,绿叶成荫,遮蔽天日,别 有一番幽丽情趣。“水溶溶”以下四句,似是用淡墨描画出的丹青,前两句是近景,后两句是远景;一 四两句使人鼓励,二三句使人神伤;以景衬情,完美地反映出词人豪情的颠簸。

   “看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那时,词中才呈现正面人物。江南山色,连缀无际,若何能 “看断”呢?那个“远”字,写出山之远、路之远,看不到思念的人,所见只是“草连空”。此处展叙曲 陈,把词人满腔的心事都诉说出来。 换头三句是“人不见”之后,词人脑海中展示的往日里一幅温馨密切的丹青:楼外落日西下,暮霭渐 深,晚烟朦胧。

  在那充满神异色彩的情况里,一位“晚妆初了”的美人呈现了。词人用借代手法,不正面 写美人的风姿神摘、闭月羞花,惟独闻她那热热的香味,只看到她那淡扫的蛾眉。那三句写情况用实 笔,写人用虚笔,但虚中有实。接着,又回到面前的现实中来,曲述其事,并加以补叙:“记得年时,相见 画屏中。

  ”粉香眉淡,那是在往年于画屏中相见。那五句都是记叙往事。“落日”三句如片子般重现脑 际,空灵超脱,而“记得”两句,则以写实为主。既见清空,又复量实,可说也是此词的长处。 做者在最初发出感慨:“只要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万水千山,芳草连天,“人不见”是必定的 了。

  人在心绪苦闷的时候经常会做自我安慰,强求解脱,那个结尾即是。

0
回帖

谢逸的“江神子”那首词若何赏析?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