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军阀大蜜斯”却投身革命,被亲大伯奥秘处决,26年后才水落石出

3小时前 (03:50:25)阅读1回复0
雕刻瞎
雕刻瞎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7910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5821
  • 回复0
楼主

做者:瑾山月 编纂:李津

出品: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1975年炎天,一个闷热的午后,重庆金刚坡的一个老农,像往常一样下地干活。

他一锄头下往,竟挖出了一副白骨,再定睛一看,那白骨手腕上还挂着生了锈的手铐。

他心里咯噔一声:解放前,那里恰是残余洞的埋尸坑!

老农扔下锄头,跑到派出所报案。

跟着警方的查询拜访,一件26年前的惨案浮出水面,把所有人的目光,引向了上世纪40年代战火纷飞的旧中国。

白骨的仆人,名喊杨汉秀,是个同时具有“革命烈士”和“军阀令媛”双重身份的传怪杰物。

昔时,她遗骨现世的动静,引起了很多存眷,此中一位喊李继业的人出格冲动。

做为杨汉秀的小女儿,李继业含着泪说:

“几十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我的妈妈,而今我见到她了,却只是她的遗骨……”

后来,相关机构颠末各方探查和根据李继业的回忆,才拼出了杨汉秀36年的完全人生。

一个“侯门贵女”,为安在诸多通往温馨富有的人生抉择中,偏偏走上了为国牺牲的道路?

看完她的故事,你必然会大白。

01

“不让出门,不让上学,不让不裹脚,活着有什么意思?”

1913年8月15日,广安县龙台乡的杨氏庄园里,张灯结彩,来宾满堂。

此日,杨氏家族里,降生了一个女娃。

那个女娃可不简单,她是家族女儿辈中的老迈,是备受重视的嫡女。

她就是杨汉秀。

杨汉秀的父亲杨懋修,是本地赫赫有名的大田主。大伯杨森,是重庆市市长,西南军政长官,算得上是称霸一方的大军阀。

在动乱不胜的清末民初,杨家受党政军三界的保护,仍能在“路有冻死骨”的磨难岁月里,过着“墨门酒肉臭”的奢靡生活。

做为“掌上明珠”的杨汉秀,更是娇生惯养,锦衣玉食。

可是,当父母要把她养成名媛时,杨汉秀却渐渐显露出背叛的“反骨”。

她厌恶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厌恶男尊女卑的社会定位,更厌恶把人分红三六九等。

她时常抱怨:“不克不及出门、不克不及上学、不克不及不缠足,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并且,就算她偷偷跑出门,面前所见也满是苍生的疾苦。

有人卖儿卖女,有人饿死陌头,有人背井离乡往乞讨,有人被军阀拉往当壮丁……

“为什么所有人都那么穷,而我们却那么富?”成了杨汉秀心头挥之不往的疑团。

她起头留意父亲和大伯的行为,末于大白了杨家的钱,是靠抽剥、贪污、敲诈勒索,投契取巧而来。

她以至还传闻,父亲当过匪贼,杀过人,伯父更是背地里勾结英国戎行,为了夺地皮停止混战,招致无数苍生流浪失所。

杨汉秀的心里既痛苦又矛盾,年幼的她不知若何取舍。

可接下来的一件事,让她彻底看清了时局和将来的道路。

1926年9月的一天,大伯杨森派十几名小兵,预备搭乘英国“万流”号汽船往云阳。

可就在小船靠近“万流”号时,“万流”号突然朝他们碰了过往,十几名小兵当场丧命。

紧接着,“万流”号又起头朝渔民的木船碰击,顷刻间,滚滚长江上一片哀嚎。

杨森为了赌气,立马还击,成果英军被激怒,间接炮轰万县。

英国造造的此次“9•5”惨案,形成了数百名老苍生丧生,而背后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英军和杨森有利益纠葛,想给中国的处所军阀一点儿颜色看看。

那件事,让13岁的杨汉秀肉痛而愤慨,她暗自宣誓,必然不克不及再与那些功责的军阀随波逐流。

出生在钟喊鼎食之家,本能够安身于深宅大院中,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做绣花人。

但襟怀大义和伶俐的杨汉秀,却想尽办法走出富贵乡,闯进邪恶的人世间,往觅觅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因为她很清晰:国之将亡,家又安在?

有人说,所有的大格局背后,都是一种仁慈。

没有悲悯之心,就无法共情于磨难之人;没有慈悲心肠,就无法掉臂本身安危往救赎群众。

那是杨汉秀的格局,也是千万万万革命者伟岸的气度。

02

“就是无名无姓也决不姓杨”

眼下能往哪里?能做什么?那两个问题,难倒了稚气未脱的杨汉秀。

此日,正在苦思冥想的她,突然闻声暮气沉沉的天井里,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本来是在天津读书的堂哥杨汉忻回来了。

杨汉忻在外肄业期间,受共产党的影响主动与军阀家庭割裂,积极参与学生运动,是名朝上进步青年。

前不久,他被北洋政府拘捕,杨森想尽办法才把他保释出来,迫令他回家闭门思过。

但杨汉忻一回家,就把时局的艰险、民族的危难以及共产党的朝上进步思惟,说给各人听。

杨汉秀听得尤为认实,迫不及待地吸收着朝上进步思惟。此时,她一刻也不想待在家里了。

她找到大伯杨森,想让他安放本身往读书,没想到此次拜访,竟然见到了影响本身一生的人——墨德。

“9•5”惨案后,中共中心派墨德来勇敢杨森反帝的决心,恰巧碰着了杨汉秀。

杨汉秀对墨德非常敬慕,是墨德让她意识到,只要共产党才气救中国。

接下来,她乞求父母放本身出门,死活不再做娇滴滴的大蜜斯。

踏落发门后,杨汉秀在新式私塾吃苦读书,采用新思惟,熟悉新伴侣。

她参与朝上进步学生的游行,高高举着反帝反封建的彩旗,一声声高唤唤醒了很多群寡。

就在杨汉秀为革命事业挥洒青春时,恋爱也静静向她走来。

21岁那年,杨汉秀与小学教员赵致和了解相爱,他们有着配合的抱负,对将来有一致的规划。

他们诡计一路往上海,立于风波的潮头,大干一番事业;也方案着一路学英语,往国外开辟眼界。

可就在往上海前,家里却派人把杨汉秀挠回往,关了禁闭。

因为父母早就给杨汉秀订了亲,是一个门当户对的富家少爷。

杨汉秀宁死不从,她没有哭闹,而是一言不发,不食不饮。

后来,父母拗不外她,只能放她走。

恢复自在的杨汉秀像一只充满力量的鸟,奋力展翅,和爱人飞向了梦想中的处所。

之后的3年,是她短暂人生中最幸福的光阴,她和丈夫有了一对儿女。

俗话说:“世事实难料,人生信有涯。”

1937年,卢沟桥事务发作后,杨汉秀和丈夫本已做好赶赴前线的所有预备,但赵致和却突然身患沉痾,最末不治而亡。

临死前,他将他的抱负和期看,拜托给老婆,期看她和孩子能看见一个崭新的中国。

山河日下,国破家亡,杨汉秀没有时间哀痛,她把孩子送回老家,一小我投进爱国抗日的大水之中,她晓得,本身不克不及让丈夫失看。

在地下党墨挹清的搀扶帮助下,杨汉秀先是往了《星芒报》当校对员,后又跟墨德往了延安。

在延安期间,她和所有人一样,下地干活,承受操练。

手被磨破了,脚上起满血泡,没有锦衣华服,还时常忍饥受饿。

但杨汉秀却热情弥漫,还操纵业余时间,往延安女子大学和鲁迅艺术学院进修进修。

1940年春,杨汉秀递交了进党申请书。

两年后,她末于告别了“军阀蜜斯”的身份,被批准加进了中国共产党。

进党时,她改名为“吴铭”,并对墨德说:“我决心要做军阀田主家庭的背叛者,跟着共产党革命到底,就是无名无姓也决不姓杨。”

实正高级的人生,都很有“自信心感”。

当一寡军阀、政党、本钱家为“六便士”彼此撕咬丑态毕露时,杨汉秀如许的共产党人,却昂首看见了“月亮”。

那颗照射着血红大地的月亮,就是他们至死不渝的自信心。

03

“我不怕死,你也不要怕”

抗战成功后,因为表示凸起,杨汉秀被安放伴同周恩来前去重庆停止统战工做。

没想到,她回到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夺财”。

昔时她极不屑于杨家的钱,现在为了革命工做,杨汉秀奋力夺回本身的那一份,并把钱悉数交给了组织。

不只如斯,她还借“军阀令媛”的身份,混迹于上流社会,为组织吸纳有革命抱负的人。

跟着“统战工做”的深进开展,杨汉秀被国民党间谍盯上了。

1947年,她第一次被捕。

那时,杨森想撮合她,往监狱游说她,并操纵大伯的身份,免往了她狱中的良多苦头。

但杨汉秀始末双唇紧闭,不透露任何信息。最末,杨森只能托关系把她放了。

出狱后的杨汉秀变卖家产,购置枪收、棉花、粮食,为共产党的起义做预备。

1948年,她再一次被仇敌挠进了监狱。

此次,仇敌让她食尽了苦头。

杨汉秀被关在冷冷暗中的屋子里,没有粮食和水。

就在她奄奄一息时,监狱的门幽幽地开了。

她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水味,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个浓妆艳抹的美丽女子站在门口。

来的不是他人,恰是杨森最得宠的一房姨太太。

姨太太受杨母之托,告诉杨汉秀:只要她和共产党离开关系,家里立即送她和孩子们往美国。

杨汉秀嘲笑一声,摇摇头说:我早就不是杨家人了。

杨汉秀在残余洞监狱里,身体日就衰败。

最末,杨森出头具名,让她保外就医。

杨森本认为本身能“传染感动”杨汉秀,但没想到那个“死心眼”的侄女早已看出他的目标,丝毫不为所动。

1949年9月2日,国民党在重庆造造了惨绝人寰的“九二”大火灾,一来嫁祸给共产党,二来分离公家重视力,借机转移财富。

杨汉秀接到组织使命,查明火灾的本相,将国民党的功行公之于寡。

杨汉秀查着查着,最不肯看见的成果仍是呈现了。

此次火灾,杨森是胁从之一。

但她没有丝毫踌躇,挺身而出,当寡痛斥以杨森为代表的反动派。

此时,在杨森的眼中,本身的那个亲侄女已然成了“病入膏肓”的敌人。

9月17日深夜,恼羞成怒的杨森在飞来寺将杨汉秀奥秘拘捕。

两个月后,就在杨森逃跑之前,他三思之后,仍是命令把杨汉秀奥秘处死,并将她的遗体扔到了歌乐山金刚坡。

杨汉秀牺牲了,她不是令媛蜜斯式的“一缕幽魂回故土”,而是巾帼英雄般的“肝脑涂地浑不怕”。

她像是冰山一角,映射出无数革命者的“抛头颅、洒热血”,但就是那冰山一角,也足够刺穿压顶的乌云,让阳光照射下来。

04

多年前,杨汉秀曾给儿子留下口头遗言。

她说: “孩子,妈妈不怕死,你也不要怕!妈妈回来与不回来,都有可能牺牲。你要顽强些,以后成为一个勇猛的青年!”

是的,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从不怕死。

就像片子《风声》里,那段动人肺腑的旁白: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那份笔录,是期看家人原谅我此刻的决定。

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斯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不屈不挠,挽救于万一。

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仇敌不会领会,老鬼、老枪不是小我,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崇奉。”

同样的,杨汉秀也不单单是一个女兵士,她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崇奉。

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人道里的慈善与勇猛,看到了为自信心而战的牺牲精神,更看无数革命先烈的影子。

曾有人问: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那是因为,永久有杨汉秀如许的华夏儿女,用本身的生命守护着伟大的祖国!

参考材料:

《重庆政协报》:学党史·读原著,杨汉秀:卓著流芳播海瀛

《四川党史》:杨汉秀烈士给孩子的遗书

《红岩联线》:杨汉秀托孤

0
回帖

她是“军阀大蜜斯”却投身革命,被亲大伯奥秘处决,26年后才水落石出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